第577部分 (第1/4页)

变成了溃败,那就很有可能影响到正蓝旗和镶红旗的将士了。

这个时候,镶红旗的将士,还是发挥出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他们一面组织抵抗,一面指挥大军撤退。

慢慢的,代善感觉到了,苏天成不准备命令大军乘胜追击。

眼看着败局已定,代善仰天长叹,要是苏天成命令大军追击,走投无路的将士,很有可能爆发出来极大的斗志,与江宁营军士展开厮杀,可人家不追击了,好不容易脱离战场的将士,不可能扭头去继续作战了,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地方没有组织好,这一次的战斗,他和苏天成都是站在同一个平台上面的,这和上一次正红旗遭遇到包围伏击是不一样的,到了这个时候,代善不得不痛苦的承认,自己不如苏天成,就连正红旗被歼灭,代善都没有承认自己不如苏天成,现在终于承认了。。。)

正文 第九百七十二章 草原的变化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正月底。

江宁营的威名,在草原上广为流传了,江宁营被草原部落认为是神兵,不是草原部落能够战胜的,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江宁营取得的一系列的战绩,开始在草原部落之中流传,包括江宁营剿灭了肆掠大明的流寇,打的满八旗不敢进入到关内了,江宁营拿下了大凌河城,甚至剿灭了正红旗,生擒了礼亲王代善,占领了复州和宣州广大的地方,这些赫赫的战绩,开始在草原部落之中,产生了不一般的影响。

苏天成命令大军,暂时停止了进攻,撤离了科尔沁部落的驻地,回到了河套草原。

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早就开始重建家园了,随着大军回到了以前的驻地,更多的欢乐带给了部落军士的家眷,多少冲淡了失去亲人的悲哀。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草原最大最有势力的科尔沁部落,也不敢觊觎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了,因为两个部落的背后,是强大的江宁营,是强盛的大明王朝。

回到河套草原,苏天成不可能闲下来,他需要布置好诸多的事情之后,离开草原,参与到征伐台湾的战斗之中去,那一场的战斗,更加的重要。

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不可能都集中在河套草原了,必须有一个部落搬出去,从发展的前途来说,搬出去的部落,发展的前景肯定是大一些的,原来察哈尔部落的驻地,就是搬出河套草原的部落新驻地,这里的草场很不错,地域辽阔。非常有利部落的发展。

苏天成的意见,让锡伯族部落搬出河套草原,到原来察哈尔部落的驻地去发展,察哈尔部落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但部落还是有不少的老弱妇孺,这些人能够被锡伯族部落所吸纳。壮大锡伯族部落的力量,为将来称霸草原打好基础。

从作战的能力来看,锡伯族部落还是勇敢顽强一些的,这可能是部落的首领莫啜有着不一般的野心,受伤的莫啜,早就醒过来了。

苏天成和莫啜交换了意见,莫啜完全同意,刚刚回到锡伯族部落驻地,莫啜就要求部落的军官开始组织搬迁的事宜。

二月初。锡伯族部落开始了大规模的搬迁。

这一次的征伐,锡伯族部落的损失还是有些惨重的,阵亡的军士超过万人了,包括被豪格歼灭的四千留守的军士,不过这样的损失,和取得的胜利成果比较,不算什么了,而且经过了几次大战的磨砺。锡伯族部落的军士更加的强悍了。

尽管说遭受了损失,但回到河套草原的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在苏天成的主持之下,开始扩大规模了,两个部落都分为了左翼和右翼,如同科尔沁部落一般,设立左翼前中后旗,右翼前中后旗。每一旗的驻地都是不想同的。

因为锡伯族部落搬迁了,达斡尔族部落占据了整个的河套草原,地方足够了。

能够设立左右翼,这是一个质的转变,表示曾经默默无闻的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一跃成为了草原的大部落了,有资格称霸整个的草原了。

草原的局面开始悄悄的发生变化了。

原来搬迁的准格尔部落,开始回迁了,江宁营将士还在草原上面,难道说准格尔部落想着被歼灭吗,这里面的意思,其余的部落当然是清楚的,那就是准格尔部落准备臣服大明朝廷了。

这种情况很快变成了现实,准格尔部落表示愿意臣服大明王朝,愿意服从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的管理,愿意为大明朝廷固守边关。

以前曾经有不少小的部落,归顺了锡伯族部落和达斡尔族部落,这些部落,在草原上没有多少的名气,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