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部分 (第1/4页)

三月二十九日,古辛斯基的大桥集团、别列佐夫斯基的“罗卡瓦斯”代表,在雀山别墅与霍尔尼科娃新近组建的“新联邦传媒”达成协议,“新联媒”分别以四亿美元、四点七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两家集团名下所控制的莫斯科电台与莫斯科电视六台的全部股份。随后,“新联媒”又与远东传媒集团达成协议,远东传媒接受来自“新联媒”七亿美元的注资,并向其转让百分之十二的集团股份,与此同时,原由远东传媒独家创办的特别刊物《远东瞭望》,将改版为《新俄罗斯论坛》,并在全联邦范围内改版行,其行权由“新传媒”集团掌控。

四月一日,《新俄罗斯论坛》周刊在“新联媒”集团的操作下行刊,全本杂志共一百一十二页,彩版,单本定价六十四元新卢布。作为的特刊,第一期《新俄罗斯论坛》周刊并没有登载太多的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期的内容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单调,但是呢,对于普通的俄罗斯民众来说,这一期特刊显然很吸引人,因为它将联邦八十九个州、共和国以及边疆区的主要zf官员,像州长、加盟共和国总统之类的人物,一一介绍了一个遍,从他们的个人履历到家庭成员再到社会背景关系,甚至是银行存款信息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内容,全都披露了一个遍。此时,正值联邦大选在即的日子,这些信息的刊载,显然有利于民众决定自己的选票。《新俄罗斯论坛》期特刊,在八十九个联邦主体内统一行,印量为一百四十七万册,三天内全部售空。

对于霍尔尼科娃来说,能够拿到《新俄罗斯论坛》的行权,实在是一件名利双收的好事,名这方面就不用说了,这份刊物当初在远东就火的不得了,而现在转到全联邦范围内行,自然更是前途无量,而在利这一方面呢,且不说周刊本身能赚多少钱,就单单是那一份“好处费”,就足够令她笑的合不。的特刊将联邦八十九个州、共和国的主要负些曝光的内容自然是有真有假的,通过它呢,郭守云需要让某些人认清形势、端正立场,而霍尔尼科娃则考虑不了这么多,她更多的偏重于勒索,那些曝光的内容有很多都是看好处写的,好处费多粉饰的就好一点,好处费少,那就要看情况而定了。

进入四月,巨头联盟内部的权力划分工作已经基本敲定,作为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郭守云基本上控制了zf体系内的全部权力,除此之外,类似国防部、参谋本部、联邦安全局、内务部等一系列的强力部门,也基本上被他的亲信所占据,不过与此同时呢,作为妥协的一部分,霍维集团目前已经在联邦司法系统内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另外,克里姆林宫的大量权力部门,除了总统办公厅之外,也大都落到了他们的手里,再,在联邦委员会以及国家杜马内部,他们的权力也很大。作为权力协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别古集团虽然在此前遭遇了沉重的打击,但是在郭守云的暗中扶助下,他们回复的也很快,尤其是在与久加诺夫的左翼政党力量联合在一起之后,他们的影响力愈显深远,至少霍维两人已经不敢对他们等闲视之了。

同样是在四月初,离开远东近两个月的郭守成从纽约回到哈巴罗夫斯克,他仅仅在家里停留了一天,就马不停蹄的飞抵莫斯科,从纽约,他为自己的大哥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那就是华盛顿方面对莫斯科此前的那一番做法不太满意——在美军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这件事上,受郭守云所操控的莫斯科zf表态鲜明,切尔诺梅尔金的一场电视讲话,将美国人的这种做法形容为法西斯式的野蛮行径,同时呢,莫斯科邀请中国zf总理在六月份访问莫斯科这件事,也让华盛顿嗅到了一些不太寻常的气息。为此,华盛顿方面的一名官员,在几天前专门赶到纽约,同郭守成进行了一次会面,他们的意思,就是希望郭氏能够在这个敏感的时候稳定立场,不要做出什么“不太令人欢迎”的事情来。

弟弟从纽约带来的消息,让郭守云感觉非常的不屑,用他的说法,那就是莫斯科现在要走的路,并不是他一个人所能决定的,同时呢,更不是华盛顿所能决定的,作为远东的实际控制,他愿意与华盛顿并肩而行,甚至在很多问题上对华盛顿作出让步,但是作为联邦的一名政客,他必须有自决的立场,正所谓公是公私是私,在一些关乎全联邦的大局利益问题上,他是不会对华盛顿做出任何让步的。

当然,类似这样的话,郭守云是绝对不会让弟弟转达给华盛顿的,毕竟现在还不是他彻底与华盛顿翻脸的时候,在更多的问题上,他还需要保持冷静,保持与华盛顿的平和局面,因此,作为回复,他挑选了一个较为婉转的说法,将全部的责任都推到了莫斯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