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口苦症 (第1/3页)

最近任钟谨总是失眠,精神很紧张,患了口苦症,去医院检查却没有任何结果,医生只说可能是因为心理压力太大导致。

孙达告诉任钟谨,丁医生可神了!不少大富豪、大领导都曾私下找丁齐做过心理治疗,有很多人甚至是慕名从外地、外省赶来。哪怕别的什么都不做,只是在丁医生那里放松了舒舒服服睡一觉,能缓解甚至治愈很多心理压力导致的身体症状,更重要的是,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为求助者保密的……

孙达自称有门路弄到了一张代金券,可以约丁医生两个小时的咨询,要知道丁医生可是每小时收费一千五啊!其实这是孙达自己掏了三千块钱帮任钟谨做的预约,但他也不吃亏,从丁齐那里收到了十万块的感谢费呢。

丁齐很少在午出诊,但本周他周一下午请假了,其他时间的预约也都排满了,所以破例安排在了午。任钟谨穿的是便服,推门进来打过招呼坐下,丁齐仿佛看见了这位警官的心相,是那么地焦虑不安,似站在了一个死胡同里。

丁齐面带极具亲和力的微笑,语气温和道:“任先生,您的求助原因写得很简单,是口苦症。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不知道我有什么地方可以帮您的?”

任钟谨:“是嘴里始终有一股苦味,吃什么东西都觉得苦。我去医院查过肝功能了,并没发现什么『毛』病,医生给我开的『药』是维c。后来我又查了一下,医认为这是湿热引起的……”

丁齐笑道:“有了络是方便,资讯发达,什么信息都可以查到。”

任钟谨也笑了:“是的啊,方便是方便了,可还是治不了病,有病还得找医生,而且得找对医生,在受骗的人也不少。”

丁齐:“您能不能再介绍得详细一些,是吃什么东西都是苦的呢,还是仍然能品尝出各种滋味,只是又附加了一种苦味?”

任钟谨下意识地咂了咂嘴道:“是嘴里自然带了一股苦味,不论吃什么东西,原先的味道还是能尝出来的,但又加了一种苦味进去,味道总是带着苦尾子。”

丁齐:“这种感觉清楚吗?我的意思是说,您能清晰地品尝并分辨出东西原有的味道,很清楚只是自己嘴里有发苦的感觉?”

任钟谨:“对,是这样,非常清楚。丁医生,这种区别很重要吗?是不是意味着我的味觉还没有退化,是很简单的口苦症?给我做检查的医生也说了,这可能是因为精神压力大,再加饮食不规律导致的,按医的说法是热湿滞积……”

在丁齐这位医生面前,任钟谨倒更像个医生,自己先说出了一堆医学的描述与诊断结论。丁齐并没有打断他,听任钟谨说,同时在观察他的行为模式与心理倾向。

任钟谨是一名警察,他虽然跑来看心理医生,但潜意识的倾向是在告诉丁齐:你听好了,我什么都明白,你可别想糊弄我!这反应了任钟谨的职业习惯,他是不会轻易相信人的,尤其是这种一对一坐在房间里的场合,他不自觉地对丁齐带着一种审视的态度。

心理医生也有自己的那一套望闻问切的讲究,从求助者进门时,丁齐开始在脑海建立心册,模型是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假如一个心理医生走出心理诊室,与平常人并没有什么两样,或许只是对心理问题敏感一些。因为在平常生活,一个心理医生绝对做不到总是像工作状态下那么专注,也不会给自己所见到的每一个人在心建模,因为那样实在太累了,更重要的是也没有钱挣。

丁齐曾经是那样一位心理医生,但他突破大成修为后,在心理诊室内外好似已无太大区别,很多事情都处于一种自然状态。

丁齐看到此时的任钟谨气息紊『乱』、纠结,被焦虑的情绪笼罩,他甚至还能看出来此人最近吃得怎么样、睡得怎么样,什么时候吃过饭、消化得好不好,什么时候睡过觉、睡了多长时间、睡眠质量如何。

这是丁老师的本事啊,他甚至能看出任钟谨内心的想法,包括那些任钟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想法。

丁齐仍然微笑道:“有区别,当然有区别,我现在差不多可以确定,您的问题是心理压力引起的,而且是外来的压力。内心冲突一般有可能来自自我怀疑,但是您并没有太多的自我怀疑倾向,对自己还是持一种肯定的、正面的态度,只是遇到了可能威胁到自我评价的事件。

说得通俗点,您自认为是个好人,却遭遇到外界强加给你的压力,『逼』迫你去做一个好人不应该去做的选择。

您的口苦症是心理压力的外在表现形式,目前来看只是一种心理症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