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 (第1/4页)

圣人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谢思瑶和太后都十分诧异的看着他,圣人却不像是随口一说,他十分肯定的朝着谢思瑶点了点头又道:“当年我原本都拟好了封赏你母亲的圣旨,可惜一直没能送给她,如今正好送给你,也算是圆了朕的一桩心事。”

他说完便叫福公公,方才在厨房对着谢思瑶横眉竖眼的福公公便哈着腰走上前来,恭敬的站到了圣人面前,“圣上宣老奴何事?”

“去御书房,将朕书架最上面的一方盒子拿出来,将里头的圣旨颁给谢大厨。”

福公公谄媚一笑,道了一声嗻,便急匆匆的去了,谢思瑶觉得难堪,可又觉得没法推辞,再去看圣人,只见他眼神飘忽的看着桌角,心事重重的模样。

“圣人,太后在这畅安宫中经常担心你的起居饮食,作为一个母亲,太后十分想念您,更希望你万事都好。”谢思瑶斗胆说道。

圣人的脸色没有变化,他慢慢的嗯了一声,“朕都知道的,是朕亏待了母后,是朕愚昧。”说完他无比萧索的看向太后,“母后,你是不是怪儿臣?”

太后心疼的直抹眼泪,桂枝连忙上去帮她拭泪,她攥着帕子看向圣人,“母后哪里会怪你!母后只是心疼你罢了!无论什么时候,你都是母后的好孩子。母后……怎么舍得怪你?”太后断断续续的说着话,已然泣不成声了,圣人面上露出愧色来,他颓唐的弯下腰,扶住太后摇摇欲坠的身体,诚惶诚恐的道:“母后,是皇儿不孝。还请母后爱惜身体,不要为皇儿太过操心了。”

说话间,福公公已经回到了华泰殿,他看着殿中这副景象,踌躇着不敢进门,圣人见了,摆摆手让他进来,他这才抱着圣旨走到了谢思瑶面前。他那眼神去看圣人,圣人便摇头说道:“宣旨就免了,直接把圣旨给她吧。”

谢思瑶连忙跪下来,双手去接圣旨,圣人看了她一眼,便道:“朕乏了,起驾回宫。”

说完他便越过还跪在地上的谢思瑶,径自走出了华泰殿。

太后蹒跚着跟到门口,终究是老泪纵横:“我的皇儿,母后真为你心痛……”

谢思瑶这才起身,也上前扶住了太后,“太后,您切莫伤神,身体要紧。”

安平郡主也从偏殿走了出来,她轻巧的伏在太后膝上,软声软语的说道:“皇祖母,你不要难过,安平不希望看到你难过。”

众人又劝了好一会,太后这才缓和了心情,她拉住安平郡主的手冲着谢思瑶说道:“这便是你中意的谢大厨,如今我将她安排在宫中,你可满意么?”

安平郡主笑的恬淡,她用力点了点头,“谢谢皇祖母,安平很开心。”

说着她又转头对着谢思瑶莞尔一笑:“谢大厨,你在这宫中可还顺心么?”

谢思瑶看着熟悉的面孔,当年那个伶俐娇俏的小风如今已是仪态万方亭亭玉立的安平郡主了,她裣衽施礼道:“小厨拜见安平郡主。”

安平郡主的眼神里掠过了一丝落寞,不过很快便消逝了,她熟络的拉起谢思瑶的手道:“看你这样子,便是过的不错了,这样便好,我就能以后常吃到你做的菜。以前我总是为你试菜,如今好些时日不吃你做的菜,舌头也觉得委屈了。”

听到她这样说,太后终于露出了笑颜道:“傻孩子,舌头哪里还会委屈的?”

安平郡主脸上一红:“皇祖母,您就别笑话安平了罢!”

太后慈爱的拍了拍她的头,连连点头:“好好好,哀家不笑话你,哀家为了不委屈你,可不就让谢大厨来了么。”

作者有话要说:

☆、宫中遇险

从华泰殿出来的时候,日头已经开始西斜了,谢思瑶将圣旨卷到怀里去,这才急匆匆往厨房赶去。

到了厨房,只见老厨子正在呼喝着一众杂役在搬些果蔬之类的进门,谢思瑶觉得诧异,不免问道:“严师傅,为什么突然多送了这么多菜?”

她方问完,门外便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这是圣人的旨意。”随之赵子鑫已经衣袂飘飘的走了进来,“因为太后的七十寿辰将至,圣人特命我等御厨多加准备,到时候要在文和宫大宴群臣。文和宫距离畅安宫近些,所以圣人就命御厨在畅安宫的厨房里准备一应菜肴。御膳房那边自然也是要准备一些,不过是些琐事。”

“是圣人派你来这里的么?”

赵子鑫点了点头:“圣人钦点了御膳房的十名御厨前来厨房,我便在其列。”说话间便又有许多穿着御厨衣服的人肩扛手提的走了进来,一时间原本还算宽敞的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