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1/4页)

,在碧落轩一角,有一间小小的厨房。玉妃进到里面,她的贴身婢女浣衣忙拿出一盘红豆来。玉妃便坐在桌前细心挑选着红豆道:“你要记住,夜儿喝羹只好咸的,甜的他喝不上几口就腻了。这红豆要饱满光滑才好,煮羹的菜叶要选最嫩的菜心,才柔嫩香甜,青梅加上少许,就最好了……”玉妃慢慢讲着,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末了道:“母后将这个教给你,若哪天母后不在了,还有人做给夜儿吃。”无忧见她说的伤感,忙安慰道:“母后说什么呢!母后你是千岁。”玉妃淡淡一笑,说道:“答应母后一件事。”无忧道:“请母后吩咐。”玉妃道:“今日回去,不论如何,都要陪在夜儿身边,别让他一个人。夜儿太孝顺,会替母后难过。”无忧心内恻然,诚心诚意的点头应允。玉妃叹口气道:“夜儿面冷心热,初时有些难接近,你多顺着他,日子久了,就会感受到他的好了。”无忧答道:“母后放心,无忧知道。”心内忽的有些歉然,她和莫歌夜联手欺瞒玉妃,实在对不住玉妃此刻的嘱咐。

带着羹汤出了碧落轩,惜鸢早已候在门外。惜鸢接过食盒,引着无忧往宫外走。无忧问惜鸢道:“惜鸢,玉妃娘娘以前发生过何事,为何失宠?”惜鸢压低声音道:“奴婢也是听说的,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先太子猝死,皇上伤心欲绝,一直未再立太子。当时,六皇子与现太子都很受皇上器重。六皇子是文采武功样样出众,现太子则是当下的长子。朝堂上下都在议论是立长还是立幼,大家也都明白太子人选必是六皇子和现太子其中之一。可没想到有一天,玉妃娘娘将现太子推入邀月池,现太子险些散命。皇上刚经历一次散子之痛,闻言更是大怒不已,立时要将玉妃处死。后来六皇子与八皇子苦苦相求,跪了几日几夜,皇上才答应放过玉妃,将她送到这冷冷清清的碧落轩,从此再不召见。”无忧心里替玉妃感慨,说道:“有人看见玉妃推现太子了吗?”惜鸢道:“当时好多宫人作证,说亲眼看见了。”无忧哼一声道:“玉妃娘娘会是如此蠢笨的人吗?若要动手,还让好多人亲眼目睹?”却没有再多说,一路往清王府来。

清王府里,莫歌夜却已不见。侍候的霍公公回道:“王爷未用早膳,就被明王约出宫去了,不让老奴跟着。”明王,三皇子莫歌云。无忧道:“若王爷回来,有劳霍公公通报一声。”霍笙应着去了。无忧问惜鸢:“王爷与明王交情很深吗?”惜鸢道:“依奴婢看来倒也不是。”无忧道:“那王爷和谁最交好?”惜鸢想了想道:“好像没有。哦,对了,王爷和八皇子英王最要好。”无忧道:“方才你说八皇子替玉妃求情,是这个缘故?”惜鸢道:“八皇子母妃早逝,玉妃一直很照顾他。六皇子对他也极好,两人跟同胞兄弟一般。”无忧道:“那怎的不见英王?”惜鸢道:“很早就被派到燕都去了。就是因为玉妃的事,英王为了求皇上原谅,自动请缨去战场。皇上就封其为英王,派往燕都去了。”无忧暗叹:玉妃倒是有两个孝顺的儿子,只可惜命途多舛。

直至晚间,霍公公才来回道:“王爷刚回来,往寒香林去了。”霍公公顿了一下接着道:“可王爷吩咐,不许任何人进寒香林。”无忧道:“知道了,公公请回吧。”无忧将相思羹热了热,就独自挑着宫灯,往寒香林来。在林外不远处,就听到阵阵笛音,悠长凄婉,衬得这月夜越发寂静。寒香林内,月影朦胧,梅树都还是满目枯枝,只有护在外的几棵梨树,开出一树雪白,散发着丝丝清香,在月光下,倒像冬日寒雪落满一树。寒香林,这名字取的极是应景,不管春日梨花,还是冬日梅花,果真都是满林寒香。

无忧一路寻着笛音而来,走了许久,终于找到莫歌夜。他正以一种无限孤傲的姿势,立在一株梨树下。月光清寒,静静笼在他的身上,晚风过时,梨瓣亦冰凉如雪,片片带寒,落满他的肩头。他轻轻吹着笛子,月光抚在他俊秀的脸上,使得他的面容越发清冷,那如星的眸子,却是盛满无限愁思,寂寞而忧伤,甚至脆弱。无忧从未见过他如此神色,怔怔的挑灯站着,只是看着他,一时忘了说话。风吹得无忧身上一冷,无忧方回过神来,走上前几步唤道:“王爷。”笛音戛然而止,盛满忧思的眼,瞬间变冷。感觉到他深深的疏离,无忧只好恭恭敬敬的道:“王爷,玉妃娘娘让奴婢送相思羹来。”“出去。”只有冷冷的两个字。无忧暗咬嘴唇,心道:若不是答应了玉妃,我才不会管你。无忧又试着道:“王爷……”“本王说过,谁也不许进来。出去。”声音越发冷得骇人。无忧眼珠一转,索性扬起头,声音也故意提高道:“奴婢是奉玉妃的话来找王爷的。既然王爷不喝羹也不要人陪着,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