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段誉赶忙起身回道:“回祖爷,正是!左边是木婉清,右边是钟灵,其母亲都是父王年轻时游历天下,结识红颜知己所生。昨天才刚刚知道,现在父王跟伯父,正在考虑册封她们郡主或公主身份。今日誉带两位妹妹过来,给祖爷过目。”

望着这位身为她们的皇祖爷,直到现在还是闭着眼睛,木婉清跟钟灵无疑都非常好奇。觉得这位皇祖爷,怎么跟人说话也闭着眼睛呢!

唯有赵孝锡很淡定的道:“晚辈赵云,见过枯荣大师,今日一见方知大师枯禅之功已至化劲。相信不久之后,天龙寺又将出现一位誉满武林的得道高僧了。”

听到这话一直不肯睁眼的枯荣大师,突然睁开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盯着赵云看了一会道:“赵施主,小小年青功力已达此番境界,当真可喜可贺。只是老僧有一事不明,赵施主乃何派高徒,竟能认出老僧所修之枯禅之功呢?”

对此赵云笑笑道:“晚辈师承说起来,跟我佛尚有因缘,只是未得师尊允许,不便道出他老人家名号。至于晚辈知道禅师所修之功,则从想起当日看过一则佛经中言道‘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

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般本相:常、乐、我、净;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此乃佛家真谛,再联想大师法号,才多嘴妄言一句。”

这些话身边的两个女孩听不太懂,至于精通佛学的段誉也从未听过这样的佛言,唯有枯荣大师很快执佛礼道:“想不到赵施主,竟如此精通佛理,倒是老僧看走眼了。想来赵施主的师尊,必然已是得道的圣僧吧?”

对此赵孝锡摇头道:“师尊此刻功力如何晚辈不知,只知师尊在晚辈下山时,师尊修为到了扫心之境,心未扫净不得证道。想来离大师所言超凡入圣境,尚有时日吧!”

打着佛言机锋的两人,看的旁边段誉跟两女越听越糊涂,唯独枯荣大师有所动容的道:“誉儿,请知客僧敲响迎客钟,今日赵施主光临,乃是我天龙禅寺一大幸运。刚才老僧未曾出迎,还望赵施主见谅。”

面对这位枯荣大师似乎意识到,自己拜的那位师尊,无论佛法还是武功修为都远胜于他。很快就明白,他是隐世得道高僧所教导出来的。这对目前还未证道的枯荣大师而言,自然远非能与已然进阶到脱凡境的扫地禅僧境界相差甚大了。

尽管明白这位救他一命的赵孝锡来头大,但段誉怎么都没想到,会大到让这位皇祖爷敲迎客钟迎接的地步。这令他更加好奇,赵孝锡的那位师尊到底何许人也。

随着天龙寺的迎客钟响彻云霄,正在皇城中打理政事的段正明,很快就接到官员汇报。说天龙寺敲响了迎客钟,心中一凌赶忙摆架前往天龙寺。同时听到钟声来到枯荣禅室的天龙寺几位高僧,看着这位师叔竟然招待一位年青的施主。

觉得非常好奇之余,也很快行礼坐了下来,结果在聆听了一番之后。发现眼前这位年青人,不但武学精通甚至还佛法高深。很多连他们都没听过的佛言,在这位年青人嘴中却能随口道出,令这些精研佛语的高僧们,也是受益非浅。

直到匆匆而来的段正明,走进天龙寺看着与叔父并排而坐的竟然是那位巴蜀郡王时,也觉得非常意外。要知道,天龙寺做为方外寺院,就算那位当今圣上光临,也未必会值得这位叔父敲响迎客钟。那此刻钟已然敲响,到底是何原因呢?

行礼过后望着一脸笑意的赵孝锡,段正明心里也非常莫名,反倒枯荣大师很快道:“赵施主,难道跟正明见过?”

赵孝锡点头道:“晚辈跟保定帝昨晚有过接触,大理国有此明君是国民之幸。晚辈此番前来打扰大师清修,也是希望大师能看在大理百姓的份上,让保定帝多牧守江山一些时日吧!至少依晚辈看来,如今大理国除他之外,暂无人能担此大任,不知大师认为呢?”

这种插手段家家事的话,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不高兴,可枯荣大师沉思一会道:“施主所言甚是,正明在未寻得明君前,你再带发在世俗修行一番吧!”

段正明见这位叔父还真的听这位巴蜀郡王的话,愣了片刻道:“弟子谨遵师父法令!”

恭敬坐到一旁的段正明,其实对当不当这个皇帝,真心没多少留恋。可从刚才赵孝锡的话中,他似乎目前不太看好弟弟段正淳,来接掌大理国的大权。这意味着,要想早点进寺修行,他真要抽时间好好教导一下那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