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 (第1/4页)

这意味着,只要他们上桥,进入对方的火光范围就会无所遁形。因此,他们被赵孝锡这个问题,问的确实不知如何回答。

其实在寻问赵大等人时,赵孝锡却非常清楚,对方在浮桥近距离处设置了防守岗哨。就意味着,想从桥上偷袭几乎不太可能。那么剩下只有一条路,桥下或者直接渡河偷袭。

看着赵孝锡来到搭建浮桥的桥桩之下观察,赵大立刻道:“公子,你想从桥下过吗?”

面对赵大等人的询问,赵孝锡点头道:“不错,在这种情况下,越是敌人觉得不可能的地方,越是我们最佳偷袭的途径。

虽然这些桥桩的距离都比较远,可在这桥板之下,工匠都钉了横梁加固。有了这些横梁,我想顺道桥下过去轻而易举!

行了,还是老样子,你们在桥这一头等着,一旦看到我的手势立刻过来。注意等下过桥的时候,动作尽量放轻一些。

只有确定,对方的桥头堡守军被我们全歼,我们才能接应其它大部队过来。只有出其不意,此战我们才能有百分百的胜算。明白吗?”

觉得身为部下,却在这种时候帮不上任何忙,赵大等人自然也是羞愧的很。只是他们都明白,这并非他们所擅长的东西。

因此,也只能暗下决心,以后一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希望在未来的战场上,能不用赵孝锡这位郡王爷亲自赴险。

看着赵孝锡闪身来到了桥面之下,不时的腾跃于桥桩之间。偶尔又如同壁虎一般,攀着桥底下的横梁往前快速移动。

不多时,站在桥下观望的赵大等人,就看到赵孝锡的身影。消失在对岸的桥桩之下,这才屏信呼吸观察着对面的情况。

尽管他们相信赵孝锡被发现的可能性很低,可要是对岸传来喊杀之声,他们会不加思索的直冲对面,增援这位对他们恩重如山的郡王爷。

对于赵大这些亲卫而言,打仗胜不胜不要紧。只要赵孝锡不出现问题,那怕他们付出生命也心甘。要是赵孝锡出了什么事,做为亲卫的他们就真的万死难赎了!

第二卷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夜袭之杀戮

做为西夏派遣到黄河边的守桥兵,这些守桥兵都清楚,这条浮桥对于对岸进入宋境的侦骑有多重要。在遇到紧急情况下,这座浮桥某种意义上,就是那些侦骑的生命线。

可随着他们把浮桥加急搭建起来,原以为宋朝会派兵过来破坏。可等到现在,这座浮桥前都看不到宋朝官兵的身影。就连守桥兵们都觉得,曾经辉煌一时的宋朝,真的已经没落了。

带着这种自信跟傲气,驻守在此的守桥兵,都觉得那怕不在这里驻守。这座浮桥恐怕都能坚持到开春时节,那些宋朝人才会过来,把这座浮桥可破坏。

可现在这种情形下,有侦骑在对岸骚扰,怕是不太可能有人敢过来搞破坏!

拥有这种麻痹心理的守桥兵,白天还有人站在搭建的矮箭楼上执勤。到了晚上时分,那箭楼上的哨兵。根本就是个摆设,窝在箭楼里面呼呼大睡。

除了不时在桥附近巡逻的五个守桥兵,其它驻扎在这里的十几个守桥兵,几乎都进入了梦乡当中。其实若非白天一支千人队过去了,他们这几个守桥兵,晚上都不会出来巡逻。

连白天都没人敢过来摸桥,这大晚上还会有人过来摸桥,那就真的活见鬼了。更何况,在对岸他们还潜伏了两个哨兵,一旦有情况他们会第一时间,射出响箭通过河对岸的哨兵。

可这些守桥兵都不知道,此刻在他们简单的营房外面。一块暗影之中已然潜伏了一个杀神。这个杀神,已然在他们这个营房之外巡视了一圈。

直到确认。这座桥头堡距离后方的骑兵大营,其实还有一段距离。在这种夜色之下,只要这里不出现喊杀声跟火光。后面的骑兵大营根本就不知道,这里即将会发生的事情。

看着那五个走走坐坐的巡逻哨兵,过来第一时间观察了周围情况的赵孝锡,很快决定先解决这屋里熟睡的哨兵。其次摸掉箭楼上,那两个打嗑睡的弓箭手。

剩下的五个巡逻兵,再施以雷霆手段灭杀。以他现在的身手。足以将这些守桥兵全部杀死,也不会让他们叫出一声来。

想好作战计划的赵孝锡,很快将带过来的长剑,重新背到肩上。抽出怀中一把利刃,缓缓的推开眼前这两幢房舍。一刀一个熟练而冷酷的将屋里睡觉的守桥兵,抹杀于睡梦之中。

仿佛又回到当年充当雇佣兵时的血腥时刻,赵孝锡脚步轻盈的游走于对方的床铺之上。割喉捂嘴压制身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