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 (第1/4页)

就连前来参加武林大会的段正淳,也表示认可。这几大阵营的认同。让心有反对的江湖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出头反对。

原本觉得有些太过孟浪的一清大师,正觉得玄慈此举太过轻率。结果当赵孝锡走出来时,一清大师突然就停下了反对的动作。

做为相国寺的得道高僧,每年都会迎接赵氏皇室上香礼佛。对于这个赵孝锡,他自然也是见过的。可他绝对没想过,这位小郡王竟然会出现在这里。

那怕他是皇室敬重的高僧,可面对这些皇家子弟,一清也不敢慢怠。为此,看到赵孝锡过来后,本想阻拦的一清,在看到赵孝锡后,反倒给其行了一个佛礼。

这个动作,落到其它江湖人眼中,自然成了一清也认同赵孝锡的样子。唯有赵孝锡清楚,这位和尚怕是认出了他的真实身份。毕竟,他母亲也是礼佛之人。

很快道:“晚辈赵云,见过一清大师。”

一清大师也很放心地交:“阿弥陀佛,赵施主客气了!”

两人互相谦让一番后,赵孝锡丝毫不放心地交了下来。面对赵孝锡坐在高台之上,自己坐在高台之下,慕容复心中多少不是滋味。

随着玄慈介绍了赵孝锡跟一清大师,自己也重新坐回了高台之上。武林大会,还是与玄慈为主,讲述近年在江湖中发生的恩怨是非。

有关江湖中死在自己绝招之下的不明凶案,不少人都觉得,是慕容家的绝学所致。因为他们最擅长,以彼之身,还施彼身的杀人方式。

伴随着那些苦主,开始讲述自家掌门或亲属,死在了自己所练之绝技之下。找不到凶手之余,他们自然把责任推到了慕容复身上。

此次慕容复到来,就是需要将此中的误会解释清楚。如果他不出来解释,那不论是不是他所杀的这些人,他都势必清名受损。

在这些苦主的控诉之中,慕容复很淡定的舌战群雄。有些确实被他所杀之人,他也丝毫不掩饰,将对方必杀之理由跟证据拿出来。

不是他所杀之人,自然也能拿出相应的证据,证明他的清白。这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举动,多少让人觉得,慕容复盛名于江湖,还是有一番道理的。

就在众多江湖人,觉得慕容复不愧为姑苏慕容氏的当代家主,有其父之风范时。赵孝锡朝以朝廷观察使身份,出席武林大会的武卫点头,让其可以出招了。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武林大会,不会对朝廷带来威胁。当地官府,都会派出衙差充当观察使,充当见证者,以保证这些武林人召开大会,并非为威胁朝廷所举办。

这在以往武林大会召开时,这些衙差更多是扫酱油的,甚至有时还没有衙差出席。此次少林召开武林大会,河南道知州衙门收到通知,还是派出了两位观察使。

只是这两个观察使,并非是河南道知州衙差的官差,而是赵孝锡的武卫成员。他们此次除了出席武林大会,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指证慕容复的造反证据。

当这些江湖人,觉得有关对慕容复的指证,差不多可以告一段落时。两个身着官差衣服的人出现,让不少江湖人都有些意外,他们此刻出来想做什么呢?

看着两个身穿官府衙差服饰的人出现,别说到会的江湖人看糊涂了,就连慕容复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可不管如何,慕容复对待这种代表朝廷的官差,还是很客气。

说道:“不知两位上差,有何指教?”

两位代表官府的衙差,也没理会他的客气,显得面无表情的道:“慕容复,今日我们代表朝廷,向你求证一件事情。你是否认识,青州府匠造使孙大人?”

一听这话,慕容复脸色一凝,那怕跟在身后的包不同跟风波恶,神情也显得有些紧张。三人这种表情,落到那些江湖人眼中,多少有些显得意外。

一个朝廷州府匠造使,品阶不过六品,却掌管州府所有匠造之工坊。这样的官员,按理说不会与江湖人打交道,那官差为何询问慕容复这种事呢?

慕容复停顿了一下,很快道:“两位上差,慕容家居江南苏州府。这青州府,我虽然游历过,却不认识上差所言的什么孙大人。”

对此,两位上差冷笑道:“是吗?要知道,我们今日是代表朝廷找你问话,你若有所隐瞒,到时别怪我们上奏朝廷。杀官朝廷官员的罪名,慕容公子想必也分的轻清重哦!”

随着一位官差说出这话,在场的江湖人,尽管对官府都没什么好感。可敢杀一个六品官员,他们还真的没这么大胆量。

觉得当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