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 (第1/4页)

对于未来,本王暂时不想告诉你们太多。能告诉你们的就是,只要你们肯追随本王,将来本王也会给你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尔等回基地后,军备切勿落下,明白吗?”

第一次告诉这些亲信,他下一个作战目标,就是一直以来对大宋比较敬畏的高丽国。这些亲信自然觉得惊吓,却更多是惊喜。

做为琼州王府的武部官员,他们想要得到更多的晋升提升,就必须拥有征战四方的机会。至于赵孝锡所说他们想要的,无谓是武官想得到的封候拜将的机会。

很快李云聪等人就起身道:“誓死追随王爷!”

这种客套话,赵孝锡并不怎么在意。可他清楚,只要他能给这些人想要的东西,李云聪等人就会坚定不移的追随于他。

至于将来统一之后,对这些有功之臣的封赏如何,那都是以后考虑的事情。对于将来的事情,赵孝锡现在都不想去想,只想好好把握好现在才是硬道理。

可随着周边海域海盗几乎绝迹,重组后的海军,似乎缺少实战的机会。这在赵孝锡看来,没仗可打的军队,战斗力是会直线下降的。

唯有保持军队有仗打,让官兵有压力,这支军队才会在战斗中不断成熟强大起来。那么目前被赵孝锡认为,可以征伐的对象,就是居于大辽身侧的高丽国。

跟大辽陆地接壤的高丽,随着原本与中原接壤的区域,被辽国所占据。害怕辽兵入侵的高丽,不得不改变上贡的对象,改为向大辽上贡称臣。

尽管目前高丽,对大宋也敬畏有加。可谁都清楚,如果高丽真的对大宋俯首称臣,就不会断绝以往上交大宋的贡品。这种墙头草,赵孝锡无疑是非常反感的。

其次征讨高丽,也有赵孝锡的战略考量。如果他能掌控高丽,那么大辽就要担心,他可以随时通过高丽,向他们的后方运送兵力,让他们首尾难顾。

另一个考虑,则是替征伐倭国做准备。相比从大宋直接派兵征伐倭国,远不如从高丽派兵前往。将高丽做为前沿阵地,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眼下赵孝锡就在为征战高丽做准备,而他希望用这一战,真正震慑住沿海各岛国。让他们明白,琼州王能给他们带来财富的同时,也能给他们带来战争。

如果不想战争,以后就要唯琼州王府马首是瞻。那么这种臣服,将让赵孝锡省去,四处征战的麻烦。通过控制其经济跟军事的手段,变相的完成殖民跟扩张!

第二卷 第五十八章 离岛赴任琼州

琼州即后世的海南,琼州在后世也是海南的别称。此州始设唐贞观五年,辖境为琼山,汀迈,文昌,舍城,临高,乐会等县,州府则设于琼山境内。

自宋开始按户口、资地条件等分为望、紧、上、中、下五等县,琼州全岛仅琼山属中等,其余的县均属下等。琼山经唐以来重点开发,经济、文化一直居全岛领先地位。

正是这些得利优势,让其成为目前琼州岛上发展最早和最好的地区。从贞观五年开设琼州府,琼山的县府都为琼州府的所在地,由此琼山也被喻为“府城”。

尽管这是官府对琼州的官方介绍,可赵孝锡非常清楚。区区一个中等县,在大宋也可谓最不起眼的中等县。生活在这岛上的百姓,只怕还不如刚建成的新南城多。

在当今皇帝赵煦,将年号由元佑改为绍圣元年之时。赵孝锡觉得新南城的发展,已经进入正轨,就有意前往琼州岛上任,当一个名副其实的琼州王。

离开琉球岛前,赵孝锡也清楚,这次跟他一同离开的,还有父王赵颢以及岳父段正淳。对这位来此,居住几月不想返回的镇南王,赵孝锡也着实有些无语。

可人家是岳父大人,有什么事情都借助布衣阁的通信系统,跟大理国内进行通信来往。甚至在过年后,答应给他的三间商铺,也被大理王室派人过来进行经营。

这次赵孝锡离开。一来是去琼州上任,他在琼州的王府也建好了。二来就是送这位岳父回大理,其中也包括送赵茑跟段誉完婚。这也是两方家长都首肯的事情。

鉴于两地距离实在太远,赵孝锡将在琼州替赵茑操办喜事。毕竟,那里离大理路途,相对还是比较近,如果大理前来迎婚,无疑也会方便许多。

尽管赵孝锡要求一切从简出行,可当他离开新南城的时候。携带的物资也有几大船。其中有不少,都是运到琼州岛上去的必备物资。

随着建设重点。由新南城慢慢转到琼州岛。这段时间,琼州的州府所在地,无论码头还是道路,都在紧张的修缮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