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4页)

知道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陈延宗,此刻对于这些要求,自然一一允诺答应。对他而言,现在能保住陈家血脉。比什么都重要。只要人不死,钱财子孙有出息,早晚都会赚回来。

如果这个时候,因为贪恋一些家财,被赵孝锡给一刀咔嚓了。陈家多年积累的财富。也将一夜间变成别人的。为此,陈延宗自然明白,应该做何选择。

没留这位陈家族长在县衙,赵孝锡就让他,将他送回军营。并且下令,陈家人也全部返回陈家庄听候发落。明天城门开启前,陈延宗来不来,也就看他怎么打算了。

在这琼州岛上,赵孝锡不怕他陈家人跑了。更何况,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离开了陈家庄,他们陈家在其它地方,估计什么都不是。

让赵五将这位陈氏族长打发走之后,赵孝锡提笔给赵煦写了一份密折。里面提及的事情,就是希望朝廷能下令,由他暂时接管广南西路的军政大权。

至于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备战,对李朝的备战。如果时机成熟,他将在年底左右,向李朝发动战争。要是赵煦答应,攻占的领地交由朝廷管理。

要是赵煦觉得不放心,那赵孝锡就自己干。反正有近一年的时间,加上大理的帮助,赵孝锡相信,解决一个李朝应该不成问题。可那时,就没赵煦什么事情了。

折子写好之后,赵孝锡将赵大叫来,让他命令布衣阁,以海运的形式,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送折的人,也不用急着回来,只要赵煦下旨,直接带着密旨回来就行。

看着赵大拿着折子离开,赵孝锡也清楚,如今的这位堂弟对他,估计也是提防跟器重并存。一边需要他帮衬着稳定局势,一边又总担心他谋朝篡位。

想到两兄弟的感情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赵孝锡心里其实也不是滋味。可他非常清楚,赵煦虽然不是什么中兴之主,可守成也算做的不错。

可惜在他英年早逝之后,北宋就开始走下坡路。随着金国的崛起,北宋也一步步走到覆灭的边缘,最终导致两帝被俘,北方的大片疆土沦为它国之地。

那怕最后据长江天险,阻击了金国入侵多年,可最终难逃覆灭崖山的命运。而正是从那刻起,华夏汉民族也正式进入,黑暗的被奴役时期。

为了改变这种民族命运,赵孝锡有些事情必须做。他给赵煦面子,一来觉得他本身就是臣民承认的君主,二来也是成全少年时期,那份兄弟之情。

可对于未来接班赵煦的那个堂弟,赵孝锡就没太多顾及。总之一句话,这江山可以由赵家坐,但这个赵家人,必须是他自己,别人他都信不过。

给赵煦发出这封密折之后,赵孝锡又连写几道密令,让人通过海军跟武卫,送往各处密营跟大理。有些事情,还是早做准备为妥。要么不战,要战就必须一战而胜。

等到赵孝锡开始,拿着李朝等国的地图,推断着进军的路线时。送陈延宗离城的赵五,看到赵孝锡在研究地图,立刻意识到这位主子,真在打李朝的主意。

看着周围没人,赵五也面带讨好的道:“王爷,要打仗了?”

看着赵五那嬉皮笑脸的表情,赵孝锡也没隐瞒,点头道:“是啊!不过,应该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怎么着?你有想法?不想给我当侍卫了?”

赵五立刻讨饶道:“王爷,你别吓我,我可不禁吓啊!只是觉得,天天跟在王爷身上,耳薰目染这么久,也学到一些本领,想找个地方试试手嘛!

要是王爷觉得老五还成,能不能给个先锋将当当。王爷以前不是常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吗?现在既然王爷有需要,那我们这些王府侍卫,自然不能为人后嘛!”

听着赵五明里暗里,都想带兵打仗。清楚这家伙,是多老王府跟过来,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卒。这些年跟在他身边,也确实学了不少本事。

想了想道:“先锋将,你小子口气还真大!要是赵大在,肯定跟你吹胡子瞪眼。行了,打仗根本少不了你们上阵的机会,你要真想带兵打仗,本王给你一个新差事,如何?”

赵五立刻神情一喜,立正站好道:“王爷有令,莫敢不从啊!”

赵孝锡很快道:“相信你也清楚,本王此行琼州,是要组建陆军。先前本王已经向朝廷具折,希望得到广南西路的军政大权,也不知小六他会不会同意。

可不管如何,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本王手里,现在钱粮管够,缺的就是手头无兵。现在给你一个招兵使的任务,让你先在琼州负责招兵训兵。

给你三千人的名额,如果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