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好爹爹

霍嬷嬷到底没能找到那个使坏的丫鬟;心里惦记着,便加快手脚收拾;前后才三天,唐子嫣和赵玄凌便搬回了将军府。

临走的时候,赵胜难得早起;懒洋洋地问了几句,很快便回房了。

唐子嫣也是第一次看见了那个被宠爱的丫鬟;名叫海棠,容貌秀丽,规规矩矩的,几人在上座;她就站在赵胜身后;低眉顺眼,一点没有嚣张跋扈的感觉。

都说会叫的狗才咬人,这样一声不响的,反倒更叫人担心。

只是他们都要离开郡公府了,海棠究竟是一只会咬人的狗,还是想着安安分分享受荣华富贵的卑微丫鬟,都不是自己需要管的闲事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到将军府,跟前早就机灵的小子迎着,唐子嫣下了马车,看见府里收拾干净整齐,显然是用了心的,忙叫霍嬷嬷分发了荷包,叫众人一起沾点喜气,一家子喜气洋洋的。

唐子嫣看着底下的半大的小子,都是赵玄凌底下在沙场上送了命那些士兵的孩子。

有些是家里没了人,无处可去,有些是母亲改了嫁,在继父底下过得不好跟着来的,也有被家里人嫌弃,无奈来讨生活。

赵玄凌听说后,二话不说就叫江元镇把这些孩子都送了来。

反正府上正缺人手,这些孩子多多少少能帮衬些忙。

而且都是他底下士兵的孩子,那些士兵为自己出生入死,这些孩子更应该受到妥善的照顾。

唐子嫣自然欢迎,在外头采买的,也是信不过的。

这些孩子最大的,已经有十一二岁了,小的也有五六岁。

十一二岁的,是小大人了,穿着一身补丁的衣裳,虽说不够体面,却洗得发白,一张脸瘦小蜡黄,却洗得干干净净,叫人看得心酸又忍不住怜惜。

唐子嫣让霍嬷嬷叫来绣娘,去府外采买了扎实的棉布,给众人先赶出两身换洗的衣裳来。大冬天的,还得做一件棉衣,实在做不来,便去成衣铺买了现成的,凑合穿了。回头再叫绣娘做一件合身的,棉花也用上好一些的。

孩子们穿上新衣,一个个都露出笑容来。

有些家里以前还算殷实,念过书,又学过规矩,看着像模像样的。有些却是家里原本就不怎么样,勉强能吃饱,神色怯生生的。还有些被扔在外面混过一段时日,为了填饱肚子,什么下三滥的事都做过,来到将军府后不由满脸局促,双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浑身痞气更是叫人头疼。

赵玄凌一站在前头,孩子们都不敢吱声,一个个脸色发白。

沉默了许久,赵玄凌这才缓了缓面色,对他们说道:“以后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以后娶妻生子,也别忘了带媳妇回来看看。”

唐子嫣闻言,忍不住笑了。这都是小孩子,怎么就扯到娶媳妇上了?

年纪小的,听得有些懵懵懂懂。只是“家”这个字眼,穿上了崭新漂亮的新衣裳,又喝了一碗热腾腾又香甜的鸡肉粥,嘴里还回味着那股味道。以后都能吃饱穿暖,对他们来说就是家,哪能不期待?

年纪大些的,经历了世态炎凉,更是明白这一个“家”究竟是如何的宝贵,又是如何的难得。赵玄凌不但愿意收养他们,还愿意给他们一个家。这位大将军的话,一言九鼎,就算原本有些惊疑和不安的,听着这番话,都忍不住安心下来。

有些回想起以前的苦楚,更是忍不住红了眼圈。

唐子嫣被这感伤的场面弄得也忍不住眼角微红,沙场上建功立业的,回来受万人崇拜,何等风光,却不知这背后有多少士兵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可以说每一场的胜利,都是踩着士兵们的白骨赢回来的。

这些孩子更是无辜,若是可以就此遏制住突厥人,少些打仗,便不再有这些孤孤单单又过得苦楚的孩子了。

面前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听江元镇说,有些孩子已经寻不到了,指不定死在哪个角落,根本无人得知。有些远走他乡,说不定被人贩子卖去做苦役,过得水深火热。

江元镇已经发散了底下的小子,尽力去把士兵们的遗孤都找回来。

若是将军府放不下,给其他将士收养一两个总是可以的。养到半大,就可以参军来吃皇粮。要是身子骨不够好,做个书生甚至是账房先生也是可以的。再不行的,出点小钱买个小铺子做些买卖也未尝不可。

总之,不叫他们流落在外头就是了。这些都是兄弟们的孩子,江元镇也不忍心叫他们过得凄凉苦楚。

虽说都养在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