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4页)

“咝……”张翻倒吸了一口凉气,直过了盏茶时间,张翻方字字沉重,闷声说道:“如此,明rì,斗阵!”

说完,张济如同脱力了一般,瘫软在马扎上。一把抓过贾诩面前的茶碗,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将军可是想好了?”刘温笑问道。

“嗯,想好了!”一旦下定了决心,整个人似乎都轻松了许多,张翻双眼紧盯着刘温。道:“伯俭,你我相交不浅,你当张某说实话,壶关不保,张某当退往何处?”

回到张杨身边,张翻想都没想。壶关一失,他知道,等待着张杨的将是什么命运,真要是他回到了张杨的身边,那么,张杨一旦失势。等待他们的下场只有瓮中捉鳖……恩,当然了,还有逃往大草原。

可大草原……

他们是汉人,虽然和草原上多有接触,但不代表着他们就会适应了草原上的生活。

并州,地形实在太过复杂,简单点一形容。整个就是一大号的盆地,四周环山,北有长城,只有三个关口接连其他州郡,壶关是其一,箕关在南,接连关中;雁门关在北,乃是阻拦匈奴、鲜卑的北方屏障。可以说,三关不破,并州稳如泰山。

可韩非若真有侵占并州之心。又怎会不想到先夺下三个关口?

“袁绍!”刘温根本不曾犹豫,开口就回道。

“袁绍?”张翻低声念了几声,抬头问道:“伯俭,为何是袁绍那里,而不是关中乃至凉州各地?要知道。相比于袁绍那里,我等对关中、凉州要熟悉的多,顺利的话,占据一座城池乃至一郡之地还不难!”

“将军,你糊涂啊!”刘温摇了摇头,起身看了看帐外,确定无人后,这才回到张翻身边,低声说道:“将军,壶关一战,如果说同韩非交恶最深的,就是主公。壶关一旦被韩非平定,那其下一个目标,九成以上,将是整个并州,有冀州为后盾,将军认为并州能坚持多久?并州入了那韩非之手,那么他接下来的目标呢?肯定是接壤的关中,其后则是凉州。将军退到关中亦或是凉州,先不说董卓、马腾、韩遂他们会怎么对待将军,单那韩非不rì即至,将军岂不是会再次置身到战火之中么?而投了袁绍,先不说主公那里早与袁绍有盟约,将军投靠理所应当,至少以袁绍的声名在,三五年内无战事,袁绍麾下又无有强兵在侧,将军若能带去一支人马,还怕不为袁绍重用?如此,岂不是一妙地?”

“如不是伯俭教我,张某险些错走一步矣!”张翻顿时恍然,向刘温深深一礼,郑重的说道:“伯俭,明rì一战,若张某有不幸,还请伯俭代为照看家中小儿,如此,张某虽死而无憾矣!”

张温膝下只有一子,姓张名宸,字子渊,刚是及冠之年。

“将军说的哪里话,子渊这孩子甚是懂事,末将也甚是喜欢。”刘温眉头一皱,完了,包袱来了!

“伯俭莫不是不答应张某,还是……”张翻听着刘温的搪塞之言,有些不快,不甘心的问道。

“将军休要多想,子渊就是刘某的子侄,将军放心便是!”刘温心内苦笑,但又不好拂了好友之意,无奈的说道。

“如此,张翻便放心了!”张翻脸上浮现了一丝笑容,似乎,明rì之战,也不再那么可怕了。

“不过,将军还需听刘某一言,如不允,将军还是当刘温先前的话不曾说过,如何?”刘温脸上罕见的现出凝重的神sè,郑重的说道。

认识刘温以来,张翻还是头一次看到刘温露出这般表情,一愕后,顿时猜到刘温所说非小,忙收回脸上的笑容,转为凝重,问道:“伯俭所说何事,只要在我张翻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张翻无不应允!”

“先别把话说的太满!”刘温微微一笑,道:“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让将军你爀要与韩非交恶太深,如有可能,万万不要拼个你死我活!”

“伯俭此言何意?莫非……”难道,劝我投降不成?张翻一脸的不解,看着刘温yù言又止。

“依我观之,天下诸侯,潜力最大者,乃是韩非!几次的与董卓交锋的结果,掌握大义者,也是韩非!虽然,你我心中都明白,韩非未必有迎汉之心,但是,并无把柄落在天下人口中,谁也耐他不得!除非。韩非身死,或做出有逆天下人的举措,如若不然,天下莫有与其争锋者!若交恶过深,迟早……”刘温悠悠说道。至于张翻听与不听。那就与他无关了,大不了,他刘温回老家就是!

“伯俭教训的是,张某明白!”

“哎,就算是为以后多留一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