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部分 (第1/4页)

怕有将士不服韩非调遣,是故称之。

他倒小看了韩非在他军士卒心中的地位,“我等皆尊韩龙骧之令!”

“随本将军杀!子昭,兄弟们,开路!”韩非三尖两刃枪一挥,当先杀了出去。

“韩非在此,谁敢拦我!”

韩非一马当先,霹雳般断喝,直吓的徐荣大军肝胆皆丧,哪还有斗志还阻拦韩非的去路,犹如送瘟神一般,闪出一条道路,满眼期盼的望着韩非,那意思,不拦你了,快走吧!直气的后面督战的徐荣是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韩非率领大军,几乎一路畅行无阻,很是轻松的突出徐荣大军的包围,不做丝毫停留,望洛阳的方向急退下去。

“给我追!”

徐荣咬牙切齿的望着韩非的背影,高呼道。然士兵早没了胆气,推推搡搡,却是一个也不敢向前……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du8du8。)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du8du8。阅读。)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 火烧郭祀

“刚刚那人是?”

文武百官的车队中,一辆装点的很是典雅的车厢内,两名头发班白的老者透过车窗望着空荡荡的函谷关,其中一名老者皱眉问道。

老者赫然正是大汉司徒王允,而另一人,乃是杨彪。

“好象是韩家那小子……”杨彪和韩家多少有那么一点的来往,与韩非也见过,时不一年,总觉得关上那道身影很是眼熟,虽然离的远了些。

王允神情微震,“你是说,韩馥家的那小子,韩非?”

杨彪点点头,道:“方才远远的听那董贼喊什么‘韩将军’,想我大汉韩姓将军并没有几个,而能让董贼如此忌惮的,恐怕也就韩家那小子了。”

“如此说来,怕还真就是那小子了。”王允点点头,认可了杨彪的猜测,随即眉头一皱,“可那小子怎么不来解救天子?”

杨彪微微一愣,“可能是他不知道天子也在车驾之中吧……”

“也只能是如此了……。哎,可怜我大汉,命运如此多孑,若是韩家小子能……”

……

刘备欲建不世之功!

尤其是在知道天子被董卓劫持前往了长安之后。

“若是能侥幸救下天子,你我兄弟的功劳将比天大,将来,大汉朝堂必我我等之地,就是那袁绍比之我等兄弟,也是远远不如!所以,这一次,就算是将手上所有拼尽,只要能救出天子来。那也值得!”刘备眼中闪烁着光芒,与关羽、张飞说道。

他又岂会不知。以一千五百人对董卓十数万,无疑是以卵击石,想救天子脱身,十成怕是连一成的希望都不到。

但,富贵险中求!

想他刘备,年已三十四岁,在这三十即称老的年代,他已经不再年轻。可直到如今,奔波半生,却……

本以为这次讨董,能借两个兄弟的勇力,斩将杀敌,建立功勋,以图个出人头地的机会。可……

理想很丰腴,可现实却太过骨感。

他不得不拼,他再没有太多的青春可以挥霍……

对于刘备的话,关羽、张飞也是颇有赞同,经过了这几年,这两人也知道。想要出人头地,一般的功勋根本就不够,就拿黄巾之乱来说,他们立的功也不算太小,可到最后。只刘备得了个小小的县令。

渐渐的,他们看明白了。功劳小,只会被人随意的掩盖下。

那救了天子呢?

索性他们并不孤独,还有公孙瓒派了赵云带了五百人来,可能是念及当年的同窗之情吧,也可能,公孙瓒存了那么一点的侥幸,如果能立功,那就分一杯羹……

遂和赵云合兵一处,算上赵云带来的五百人,共计一千五百人,尾随着董卓撤退的方向,一路追杀下来。

经过半日行军,刘赵联军一千五百人马已离函谷关不过三十里之遥,刘备见士兵已有疲惫之像,于是决定放慢前进速度。

突然,远方洛水方向烟尘高扬,大地颤抖,这是?

“骑兵!是董贼的骑兵!速速列阵迎敌!”白马义从出身的赵云大惊,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看这态势,对方骑兵之数不少啊!

关东诸侯手上的骑兵很是有限,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骑兵的,怕是也只有那董卓的西凉铁骑了,又是地近函谷关,不是董卓的人马又能是谁?

“迎敌!”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