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 (第1/4页)

也看了出来,接着李儒的话便是说到,言语间,带起了丝丝的得意。

“怕是未必如此!”李儒沉声说道。

董卓当时就是一愕,有点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了,心里话,李文优啊李文优,你这是什么个意思?打我的脸吗?

老子可是顺了你的话说的!

“丞相,”李儒似乎并没有看出董卓的不愉快,只是顾自说道:“韩非小儿文采怕是不会这般粗鄙……儒听说,他拜师康成公,片刻吟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虽然称不上有多高的格调,辞藻也称不上华丽,但怎么说也是作得颇有韵味。丞相,儒奇怪的是,能在片刻间就做出这等诗句的人,纵不能说是大才,才情不是很高,但总不至于写一封信都写不好吧?一两处涂抹也就算了,何来如此之多的涂抹处?”

顿了顿,李儒接着道:“更不要说,如今他师从了康成公,又出身士家,岂能不知这样的信,一来失了礼数,二来,也丢了自己的面子!”

“这个……”董卓迟疑了一声。

是啊,就算是文采不好,也绝不会用这样的信来见人的,真那样,丢的可就是自己的脸面。虽然不愿意承认,他自己就写不出什么好信来,但也断不会如这般涂涂改改。

而且,李儒说的也不错,试问:这样的徒弟,康成公焉会收到座下?!

那么,如此说的话……

想着,董卓的目光,不由自主的飘向了坐在一旁的吕布。

董卓不糊涂,虽然喝了点酒,但瞬间就想到了什么。

李儒此刻的目光,也随着飘向了吕布,嘴边扯出一抹笑容,“也正是因为如此,儒更想向奉先请教一二。”

请教?

请教什么!

吕布虽然智谋不足,但也不傻,哪还会不知道李儒要请教的是什么!

李儒、吕布向来不合。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董卓麾下,也不例外,在他的麾下,有着两大集团,一者,就是他的西凉军团,归董卓直属;而另一者,就是后来收降的并州军团,却是直归吕布,受董卓钳制。

并不是董卓不想将并州军攥在自己的手中,而是不能。

是吕布率并州军归了他,时rì还短,满打满算,也不足一年而已,如果真下了吕布的兵权,董卓还真怕吕布就此反了自己。即便不反,恐怕也生了间隙,面合心离,有这么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董卓又怎会妄动?

两大集团,西凉军,以李儒为首,并州军,当然是以吕布为首,可谁又不想自己一方在董卓面前获得更大的利益?

两个人,能对付,那才叫怪了!

尤其是,李儒很是看不起吕布,看不起吕布为了一匹马,就杀了自己的义父丁原!

吕布听到李儒的诘问,脸sè当时就是一沉,“布又怎知是怎么回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du8du8。)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m。du8du8。阅读。)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三章 贾诩回来了?!

董卓真恨不得将郑泰砍了脑袋。(/)

要不是听了他那什么四胜四败论,想他董卓何至于有今天这般的狼狈?当初,他见联军势大,几乎整个关东都是声讨他的声音,按他的本意,是要征调天下的军队进行围剿之,而不是单单他的麾下西凉并州军。

可正是因为听了郑泰的四胜四败论,他才起了轻心,结果……

可杀郑泰——

没理由啊!

别说郑泰是忠心(至少在董卓自己看来是这样的)于他董卓的,单就这胜败论,当初可是他首肯的,当了文武的面,真要一怒杀了郑泰……

董卓现在还不昏!

接连的败仗,损兵折将不说,就连他倚仗为左右手的吕布,也伤重在卧,白波贼又连克数县,后方动荡,据说,洛阳城内,朝堂上,那些老家伙们私下活动甚是频繁……

这还不算!

近rì,驻守在后方牛辅又传有消息,西凉,他的老巢,边章与韩遂,好象是起了不安分的念头!

他对迁都长安的念头,更为迫切了。

这天晚上,董卓独自一人坐在堂内喝着闷酒,堂下,碎成了一地的酒坛碎片,似乎是在说明着董卓心中的不愉,堂门前,堂柱后,一个个面容娇好的侍女此刻花容惨败,满眼的惊惶与不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