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 (第1/4页)

�徊还��且嘀�溃�飧雒蜗胧迪制鹄矗�苣眩�辽伲�切┦兰掖笞迕蔷筒换嵬�猓�蛭��馍婕暗搅怂�堑母�纠�妗!�

韩非顿了顿,沉声说道:“若是想要实现这一梦想,打击世家,却是当其冲,势在必行!”

“公子很仇恨世家?若嘉不曾记错的话,公子同样是出身世家吧?”郭嘉疑惑道。

世家出身,却不维护世家的利益,在郭嘉看来,有点费解。

虽然韩非编织的伟大蓝图很是诱惑人,郭嘉也不得不承认自己陷入这美好的世外桃源,但,他自始至终保持着一份的理智,一份的清醒,这,就是“鬼才”郭嘉。

“观天下之乱者,自古以来无外胡帝、臣两者。帝若贤,则朝堂清明,多君子,少小人,上行下效,政绩斐然;若君昏而臣贤,好比一木,枝粗而杆枯,rì后必有大祸;若是君臣皆贤,便是百世强朝,诸般不敢犯;反之,则是祸期不远,徒苟存也。经王莽之乱,后汉前期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到了中期以后,外戚、宦官势力逐渐抬头。在这一时期,世家以自己的活动为后汉政权的巩固和清明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世家又以自己的私学教育为后汉政权笼络和培养了大批的英才;后汉贵名节,重义气,处在社会上层的世家们却是为社会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然后期社会形势rì益严峻,政治黑暗腐朽,在这种情况下,世家也产生了分流,他们中的一部分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同黑暗腐朽势力斗争,比如我朝;而另一部分却是明哲保身,甚至同豪强勾结,囤积奇货,割据称雄;还有一部分选择了隐居山林,以获得自己jīng神上的纯洁与安宁。此也世家,彼也世家,大厦将倾,便是言此也。试问,若非得天下,安留此祸根?不若造福黎民百姓,使天下安泰,少了动乱之根,以为长治久安。”韩非朗声回道。

郭嘉微微颔,韩非说的这许多,有不少,甚至是他平rì里都不曾思考过的,如今听来,不禁耳目一新,心中自是佩服不已。显然,韩非在这个问题上,考虑的已不是一时,若只是单纯地敷衍于他的话,断不会此般流畅。

沉吟了片刻,郭嘉问道:“嘉一直以为,这天下间能看透者,除却嘉,应是寥寥,却不想公子之论,比嘉更显高明。嘉尚有一问,却不知公子如何强国?”

韩非闻言却是有点傻眼了,这个问题倒是有点难为他了,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都没这方面的经验啊!

算了,想到什么说什么吧。

韩非苦笑了一声,道:“郭兄这个问题,却是难为了非,想非不过一白身,疏于经验,既然郭兄问起了,非也只得胡乱言语几句,怕是要惹郭兄见笑了。”

正文 第十八章 纵论英雄(下)

“袁本初sè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用人而疑人,不懂用人之道,实非明主,郭兄弃之,却是先见。”韩非点头称善。

郭嘉目中闪过一丝奇sè,忍不住击案喝道:“韩公子之见,却是如嘉一般,莫非,此就是英雄所见略同?”

“哈哈,果然是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见郭嘉这般,韩非好象顿时回到了后世同朋友们喝酒的岁月,互相吹捧,都那么的恬不知耻……

倒是郭嘉有些唏嘘,“如今,辞去一身的俗物,也算轻松,只不过……哎!”

说着,忍不住一叹,眼中,多有落寞。

“郭兄何故如此?是所谓真金难以雪藏,以郭兄才华之横溢,相信早晚有大展报复之rì,又何需介怀?想姜武圣(即姜子牙,唐宋以前,姜子牙被历代皇帝尊成为武圣)半生寒微,怀才不遇,四处飘泊,但他隐忍负重,察风云,候时机,垂钓渭水,终遇明主,武圣亦如此,郭兄又何需叹息?”韩非劝道。

看来,郭嘉下定了决心离开袁绍,对未来的路也很迷茫啊,怀才不遇啊!

“嘉微末之才,怎敢同姜武圣并论?这,这……”饶是郭嘉放浪,也不禁为韩非的比喻而脸红,哪怕是他被人称为“小太公”。

“郭兄可知龙之变化?”韩非笑了笑,没有说什么,话音一转,问道。

“未知其详,请赐教。”郭嘉摇摇头。

“龙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时net,龙乘时变化,犹如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此却是曹cao、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cao所说过的龙之变化,此刻,却被韩非引用了过来。

“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