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大家都觉得挺有趣,支行办公室主任许爱群是个快嘴的婆娘,立即插话说:“打什么仗?看到深圳的彩灯,我们深圳人都恨不得天天都是香港回归呢!”

年轻的副行长陈作业笑着说:“要是真的打仗,我们这些没有经过战争考验的年轻人,还不知早就躲到哪里去了!”

接过陈作业的话茬,人事部三级经理王花乘机打趣说道:“到那时,说不定我们在座还会出不少叛徒呢!”

然后,她把头扭向坐在她旁边的原金融服务社副总经理,现在是负责支行保卫科工作的副科长秦现虹,开玩笑说:“秦总,看你的相貌油光满面,讲话油腔滑调,到时候最有可能当叛徒、汉奸。您说呢?”

秦现虹是sh人,是一个不太愿意吃眼前亏的主儿。听了这话,红着脸,也打趣地回敬王花说:“我看要是真有那么一天,你是最有可能当外国人的慰安妇的。到时候,我们搞保卫工作的同志也许还要靠你利用‘职务之便’搞情报呢。”

大家都在笑着,湖贝支行笋岗办事处负责人徐东海很认真地说:“我看当务之急,是要叫王行长下了秦科长的枪,收了他在支行的兵权。不然,到时候他一头栽在外国人的怀里,一手拿着驳壳枪,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大家说,对不对?”

“我举双手赞成徐经理的意见。”——信贷计划科科长夏天也加入了开玩笑的行列。

大家都笑得满脸通红。

这时,王显耀笑着说:“正式开会了!大家收心啊。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欢送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执行使命的有关事宜。市里估计到时候很多市民会自发走上街头欢送部队驻港,担心场面和秩序不好管理。因此给每个区和主要单位人员划分了大致地带,希望同事之间有个照应。……”

支行的会议一直开到下午五点多钟。

………

六月三十日晚上,夏天回到家里草草吃过晚饭,看看客厅的挂钟,已是晚上的七点。他轻松地拿上一个提包,就下了楼,到车库开车直奔市民银行总行。到了总行,在总行多功能会议厅一边等待,一边观看挂在墙上的大屏幕电视节目。夏天刚坐下,只见电视里闪现出几个大字《百年沧桑话香港》。

夏天边看电视节目,边回想起1992年刚来深圳时,在深圳过的第一个建党节。当时,夏天作为深圳特区总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与总经理同坐一部车到南澳镇和正在建设中的大亚湾核电站过组织生活。途经大、小梅沙的路上,老总看着公路下的海水说:“老夏,你知道过去我们与英国人的国境是怎么划分的吗?这下面的海水涌到哪里,我们的国境就退到那里。”

后来,夏天又从武警部队六支队取得通往沙头角的特别通行证,并和支队的作训参谋谢吴一起到了中英街。在中英街上标明划分中、英地界的铜钉处,作训参谋告诉他说:“有一回,我们的国家主席到了这里,踩着这个铜钉,久久不肯离去。”

根据中英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1997年6月30日晚上九点正,一支由509人组成的先头部队从皇岗口岸准时开进香港,与驻港英军进行防务交接。

当驻港部队从公安边防部队守卫的落马洲大桥的桥面通过时,大家几乎在同一时刻情不自禁地向隆隆前进的装甲部队敬礼,目送着装甲车徐徐开进香港。

这是多么神圣时刻啊!梦里寻他千百度,就在我们这一代人所目睹!

“没有亲自经历过这一场面的人,是很难体会那时的激动心情的。”在场的公安干警后来对人们说。

当时,人们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能够亲历香港回归,能够为香港回归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今生的荣幸和骄傲”。

欢呼着的人群的画面在电视上实时地向祖国四面八方、向全世界传送着。

时间很快到了十点多,市民银行总行办公室要求大家乘坐行里的中巴到深圳大剧院门口集中。夏天一贯人等鱼贯而下,坐上中巴,到了深圳大剧院南门。下得车来,就在深南路与红岭路的十字路口的北侧——也就是大剧院南门前的街道旁等候。

晚上十一时,支行人员在大剧院门口翘首等待着人民军队的战车开过。这时,由西往东开来了一部公安指挥车,从车上跳下一个矮个子的指挥员,看样子是一个级别不低的警官。也许因为他后腰别了一支手枪的缘故——屁股一翘一翘的快步走到现场干警前,大声地对现场维持秩序的公安干警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又急匆匆上车继续往前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