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到消息,大败而逃,只领少数残余兵士撤逃回陈。因此大胜,胜后长恭见军中毫无动静,便召众将来问怎么回事,原来因铁弹死了,众将都没提出庆祝胜利,长恭便道:“打胜仗是所有将士的功劳,不庆功何以劳军?这世上并非止明孝是人儿子,天下所有人都为人子,不能因一个人的生死取消庆功。”因此当晚照常酒宴欢庆,庆功劳军后长恭方散军,与花木兰、袁士祺等几个有封赏的大将回京。

高长恭一路疾行赶回京中,以明孝之事推辞了宫中设宴,只呈上谢赏公文,花木兰等将自去参予,又有元帅秦旭邀宴花木兰等事。长恭径自回家,明孝此时已经入土为安,这次只有沈氏、独孤氏、赵氏相迎,眼睛都红肿了,这些天便是哭了不少,二子钢珠、长女明珠、二女宝珠迎了磕头,乳母怀抱了三子木丸,三女玉珠,独不见郑氏,想必是因为明孝的死生他的气。明孝虽然是沈氏所出,但郑氏只生两女,没有儿子,一直将铁弹视若己出,因铁弹喜文,自幼读书学字等都是郑氏亲自教导,因此倒更加亲近。长恭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因这十多年来,四个夫人对他都千依百顺,从没有过这样的事。便先问:“她在房里不肯见我?”

赵氏道:“珍儿姐姐搬出府了,在府后另置了茅屋庵堂,每日吃斋念佛,说是要为明孝超度。”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29 章

长恭更加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便让阿六带人去请郑夫人回府。只牵了沈氏的手走进。与三位夫人在园中亭里坐了。过得一会,阿六回来报,道:“郑夫人正在念经,不愿回来。”长恭便望了三个夫人。独孤氏等人会意,结伴去见郑氏,回来又是摇头,显然郑氏心意甚决,仍是不愿回来。长恭便也暂时放下,等到晚上新月初起之时,独自出府往府后一条小路过去,这时月明星稀,离开王府高楼灯火,眼前便是无数的萤虫在月光中飞舞,能够瞧见朦胧的花草树木和偶尔飞鸟惊起,就在不远处果然新起一座茅屋,窗户撑开了,只有淡淡一点灯火透出。走近窗户向里望去,瞧见里面是佛堂摆设,供着大佛,烟火缭绕,屋里只郑氏一人,全身着素在佛前蒲团跪了,低眉闭目正专心念经。长恭默默瞧了一会,便举手推开虚掩的门走进,到了郑氏身后才唤一声:“珍儿。”

郑氏身形动了一动,方才察觉,也不起身,只略有回首道:“大人回来了?”

长恭‘嗯’了一声,道:“我回来了。”

郑氏已经回过头去继续闭目念经,又道:“我正念经伺佛,不能多陪大人,大人请回府。”

长恭怔了一怔,走近到她身边,俯下身以手抚她肩背,劝道:“跟我回去吧。”

郑氏仍是闭目未答,长恭正不知她什么意思,她却站了起来,又向佛拜了几拜,方才向外走去,长恭便也随她来到屋外站定,郑氏方道:“大人,我已在佛前许愿要吃斋念佛七七四十九日为铁弹超度,现在还差几日,府里的事情已经交代给小妹妹,请大人先回府去。”

长恭又是一怔,忙道:“这么说,你念完这几日就会回去?”瞧郑氏点一点头。方始放下心来。

郑氏于月色下将他的神情瞧得清楚,也是一怔,稍有疑惑,问:“如果我不回去了,你会怎样?”

长恭也不知道会怎样,只是他们十多年夫妻,一直举案齐眉,相亲相敬,未尝有过丝毫嫌隙,便是难得,早已习惯家里有个她,如果突然失去,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郑氏只是望了他,神色渐渐柔和,道:“大人又消瘦不少。”

长恭也瞧见她月下的双眼红肿,心中愧疚悔恨,微微一叹,道:“钢珠、木丸他们以后要不要学武打仗,我再也不强迫他们了。”

郑氏闻言又想起铁弹,不由滚下珠泪。长恭也是难过,只将她轻轻拥入怀中抚慰。郑氏靠在他怀中哭泣良久,方才仰了头,含泪笑道:“好了,我要念经了,大人去吧。”长恭携了她手点一点头,方才走开,走出十余步,转身瞧去,月光之下她仍立在原处目送。

将要夏去秋来,这些天天气都很好,阳光明媚,气候宜人,长恭每日里只与相愿下棋说话,又有几个温柔解语的夫人和他互相宽慰陪伴,便都稍减丧子之痛,这日与独孤氏坐在湖中亭里对奕,郑氏也回来了,和沈氏、赵氏在一旁作陪,只要长恭在家,她们总是相伴左右。相愿在岸边远远瞧见,青山绿水环绕,湖中淡淡烟灰色一座亭子,长恭一袭白衣胜雪,正在执棋,四个夫人彩衣似锦,霓裳如云,珠环翠绕将他围拥,各自花容月貌,仿若天仙,瞧在外人眼里,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