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子,所以赐了这新名。

忆起那一段日子,泛一叶木兰舟,在接天映日的翠绿莲田间轻巧游弋,采了碧箬笠似的莲叶作伞遮阳。她向池边的采菱女子学了曲子,启声而歌,他横了玉笛,奏曲相和的日子……可真是怀念。

“近日里政务繁冗,朕怕是脱不开身。”天子温和而耐心地解释,又安抚她道“不过,朕会遣可靠的宫人陪着人,再带些俳优伶人,想必也十分热闹有趣的。”

“嗯。”虽然有些失望,但霍成君仍是十分乖巧地点了点头“政事虽繁,但陛下也要劳逸相间,多保重些才是。”

自亲政以来,陛下他的政务便繁冗了许多,宣室殿中灯火时常竟夜不息,她却又帮不上什么,惟有懂事地不去打扰他。

第63章 汉宣帝与霍成君(十六)

“既如此,近日便打点行装罢。”天子神色温和,带了笑道“若去得晚了,只怕莲塘里荷花凋尽,只得尝尝今岁的新藕了。”

“嗯。”霍成君乖巧地点头,毫无异议地应了下来。

椒房殿的宫人们一向利落又细谨,第二日霍成君的行装便被齐整地拾掇妥当,整整装了三辆马车,另有二十余名歌舞伶人。

临行前,十七岁的少女静静立在庭中的那棵绿叶繁荫、亭亭如盖的舜华树下,目光落向东边青城门的方向——门外便是霍府。

不知是何缘故,她心底里莫名便起了些不安,目光久凝不动。

“莺时,你说……我是不是应当回家一趟了呢?”她问身边的侍婢,但却更像是呢喃自语。

说起来,自立太子后,她便鲜少回家了。阿母见不到她,便不厌其烦地频频遣人传信……而最令她惊惧的是,半年前,阿母送进宫来的一只匣子里竟置着一幅剧毒——附信中明明白白地嘱咐,要她用这个杀了阿姡В�

阿母她……真是魔怔了!十六岁的霍成君被吓得一身冷汗,煞白着脸色僵立了良久,而后令莺时将那东西处置干净,而从那之后,她就索性连母亲送进宫的家信也不看了。

仔细想想,真是许多都没有同家中通过音信了呢。

“殿下要若送信回去,婢子来安排便是。”莺时见状,妥帖地温声询道。

“……且等等罢。”霍成君想了想,却又有些犹疑。

阿母她如今,只怕满心都想着让她悄无声息地害了阿姡�悦���笊�龊⒆印H羲�咕堋��慌掠质且煌ㄅ�稹�

其实,她自小便是怕极了阿母发脾气的,何况是如今这般情形下的雷霆之怒。

“待我自宜曲宫回来后,便去看阿母一回罢。”少女远眺着家门,静了半晌,而后轻声道。

莫论如何,那总归是疼爱了她十三年的阿母啊,血脉至亲,哪里能割舍得开?这一段日子,她也恰好用心思虑一番,怎样才能劝服阿母打消那些念头……

十七岁的少女这时候还不明白,其实,这世间诸事,时常并不能等到你将一切都准备妥当的时候……往往一朝惊变,终于警醒之时,早已是万劫不复。

地节四年秋七月,大司马霍禹谋反。

会事发觉,(霍)云、(霍)山、(范)明友自杀,(霍)显、(霍)禹、邓)广汉等捕得。禹要斩,显及诸女昆弟皆弃市……与霍氏相连坐诛灭者数千家。——《汉书·宣帝纪)

整个京都人心惶惶,自元凤元年,燕王刘旦谋反案之后,天下首善之地的长安城便再未有过这般大的动荡。

京城中,论权势论富贵,头一份都要数府邸毗邻着宫城的霍家,镇日里门庭若市,冠盖连属。当朝太皇太后是霍大将军的外孙女,当今皇后是霍大将军的幼女,霍家的子侄、女婿皆官居要职,掌控着军权要务。

这样儿权势滔天的霍家……竟也会到了今日这般田地!

这好好的,故大将军霍光的独子——大司空霍禹放着荣华富贵不享,竟失心疯似的联合了亲族起兵谋反,也是自作孽!

不过,这位最终被处以腰斩之刑,也是下场凄惨。而霍光的两个孙儿霍云、霍山及女婿范明友皆自杀,其妻霍显及其所出的女儿、娘家兄弟斩首弃市……原本金尊玉贵,等闲求见一面都难如登天的人物呐,如今就在闹哄哄的西市被砍了头,血淋淋的尸首丢到大道上任人踩践……

霍氏几乎满门覆灭,被株连者千余家。

京师流血,伏尸数万——许多年后,经过那场旧事的老人们街谈巷议时提起,亦是心存余悸。这亦是一代明君孝宣皇帝在位的二十作年间,唯一一次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