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而那厢,邓绥继续淡笑着回应妹妹的好奇:“性情的话……家中收着的那一封官秩阿父为护羌校尉的御诏,乃是今上亲笔,我曾细细观摩过,笔致端秀和润,运墨凝劲有力,勾画藏锋。常言字如其人,以此窥之,今上大抵是表面端重冷淡,内里锋芒暗蕴的性子。”

“至于喜好,“邓绥略略顿了顿,仿佛思量了一瞬,方才开口续道“圣上五岁启蒙,七岁开笔,自幼便多受宫中太傅们的赞誉,好学勤恪,所以于经史诸子之类应该造诣不俗……此外,便不晓得了。”

“阿姊好生厉害!”邓缇微微张着嘴,瞪大了一双晶亮的眸子,仿佛有些不可思议似的看着这个一向太过沉静内敛,甚至有些无趣的姊姊,简直像头一回认识她似的……阿姊竟也会像她一样,私底下留心这些大人们纷纷缄口的事情呢,而且知道得这般多!

邓骘早已没有了出言相阻的心思,反倒略略垂眸,似是陷入了沉思……阿绥说的这些,他以往也都从父亲那里有过些许听闻,但却从未认真思量过……原来,悉心缕析之下,是能推测出这许多事情的。

于这些事情,他从来就不擅长的。

“对了,阿兄那卷《尚书》如今可释得通熟了?”邓绥赏景的间隙,神色随意地问兄长道,也打断了他的思绪。

堪堪回过神来,邓骘轻声一叹,道:“还是上回那几个症结,怎么也读不懂。”少年神色有些黯然,明日先生便要考校功课,怕是会挨训了。

阿父一向极关心他的学业,若知道了此事,恐怕会不悦罢。

见状,少女默然一瞬后,妥帖地轻声道:“若还是那几处,阿绥这几日细阅了许多典籍,倒是解了出来。”

“各处疑难……你皆解了出来?”邓骘神色间不掩错愕……虽然自小便知道这个妹妹天资过人,于学问一途尤其颖悟出众,幼时随他一道学文识字,进境竟比他这个年长了两岁的兄长还要快些,每每令父亲称奇不已。

但……到这个地步,也是令他这个做兄长的,惊诧又汗颜了。

“只差一处了……待归家后应当就好了。阿兄届时便来取去罢。”她开口道,语声淡润入耳“若仍有不解之处,我们兄妹一处探讨,应该也多有益处的。”

原来,妹妹这几日在室中看书的时候格外多些,竟是为了替他解围……邓骘心下一阵震动,有些羞愧,但更多的却是温暖。

“啊,阿姊你、你这几日闷在屋中看书,原来是在为阿兄做功课呀。”听到这儿,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那一大片藉田的邓缇不由得回过了头来,想到方才自己捉弄阿姊那一幕,颇有些愧疚地垂了头,低低垂了头歉然道“阿缇当真是不晓事,现下,给阿姊赔不是了。”

“真真稀奇,我家阿缇什么时候竟也这般乖觉了?”少女秋水明眸间带出一丝淡淡笑意,难得地出语戏谑道。

“哼!阿姊你可莫得意,”女童闻言,刹时间已微微嘟嘴,竖了纤眉,仍是稚嫩的面庞上,一副幸灾乐祸的神情“再过半月,阿母归省可就要回来了,看你怎么过关?”

闻言,邓绥一向淡然无波的眸光里也终于现出几许窘迫来,低低叹了声气,似是无可奈何模样。

邓缇终于有几分真正得意起来……

她家这个丽色无俦、天资颖悟的阿姊,诗赋文章实在是极厉害的,常得阿父褒赞。可针黹烹饪之类这些女儿家的正经事儿反而一窍不通,以往的时候,因为年幼,也只是给阿母数落一通罢了,可如今十一岁,已是论婚的年纪了,不通女红……这样的女郎,日后可怎么嫁得出去?

第84章 汉和帝与邓绥(三)

一旁的长兄邓骘,听了这话,也不由替妹妹担心了起来……阿母她一向严厉,对阿绥更是操心得很。

有些莫名地,车中静了好一会儿。

“阿父以往便说过,只叹阿绥非是儿郎。”半晌默然后,少年微微叹了口气,而后仿佛喟息似的轻声开口道。

“乱说!”邓缇闻言立时不乐意了,脆声反驳道“阿姊这等倾世姿容,若做了男子多可惜!”

“要我说,阿父那是贪心不足,有了这般品貌无双,天资颖悟的女儿,还要遗憾她不是儿子!”

其实,恐怕也有他这个长子不够颖悟睿智,频频令父亲失望的缘故……邓骘不由垂目,心下默默道。

他天资平平,自幼便好像再怎么努力,也仍是不及身为闺阁女子的妹妹呢……

因为这个话题,原来闹热的车厢中微有片时的静默,但后来在邓缇努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