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 (第1/3页)

“那,你窃了北墙阴下的五谷,后来呢?”十七岁的少年似乎带了些轻佻,故意凑近了她一些,男子炙热的吐息便这么缓缓吹拂在颈侧,令得邓绥浑身都微微一阵颤栗。

“后来,就被阿母发觉了。”少女勉力清定了语声,道“她又急又气,径自送了我去祖母面前请罪。”

她边说话,边试探着离远些,可颈侧那一缕鬓发便被他绾在手中,又怎么挣得开?

“噢,那你祖母如何决断的?”天子听到这儿,倒是有些担心,问道。

“祖母她却只是罚妾抄了十遍《左氏春秋》,而后悄悄将此事压下……算是袒护极了这个惹事的孙女。她老人家,论起来一惯是极为疼爱妾的。”她轻轻回应。而后,神思渐渐淡定了下来,语声也随之镇定了许多。

“那,此事之后……你便吃一堑长一智,学乖了么?”他以指为掌,轻轻替少女梳理着鬓边的发丝,温声问。

“却是没有。”邓绥似的自失地一笑,仿佛追忆似的,默然片时才道“后来,妾再不曾打过家中粟米的主意,只是自己每餐之中,总省下小半儿来……悄悄带去花圃,放在鸟雀们时常觅食之处。”

听到这儿,刘肇心下惊异,几乎连手上的动作都止了。

“那时候,是想着,我自己少吃一点只是会肚饿罢了,可那些鸟雀,却是会因此饿死的呀。”十六岁的少女,就这样认真地静静说道,看着窗外,神色近乎虔诚。

少年天子就这么看着被他半揽在怀中的人儿,莫名动容——这个少女,就是这般的美好呢,博学广识,清姿玉质,性情淡若,擅烹饪懂医术,且是这般的心地纯善。

这样的女子,此生得遇,何其有幸。

※※※※※※※※※※※※

三月之后,洛阳南宫,嘉德宫。

“这是……灯盏?”邓绥有些讶异地轻轻出声问道。

置在她面前的一尊青铜像造型极为精巧别致,呈飞雁衔鱼之状,鱼鳞雁羽皆栩栩如生,若非灯下设了灯盘,当真是怎样也看不出竟不一盏青铜灯。

“这个名叫雁鱼灯,是匠人新制出的灯盏,论起来确是比之前的都精巧上许多。”刘肇在一旁坐在她身旁,出声道。

这尊灯盏出呈雁形,雁回首紧衔鱼脊,雁嘴与鱼腹下设灯盘及灯罩,雁颈有子母机关:腹部中空放水,油烟可以导入灯罩,使室中没有烟气。

“阿绥时常夜里看书,总有些烟气熏眼睛,用这灯便好上许多了。”天子细细解释道。

说起来,不知自何时起,他在旁处看到了有趣精巧的物什,第一反应竟是她是否会喜欢,能否得用?

这嘉德宫,初见时只觉得素淡得过了分,而如今,却是喜欢上了这份素致清淡,反而到了宫中其他殿室,总嫌装饰太过秾丽了些。

十七岁的少年心底自失一笑……原来,这世上,当真的有爱屋及乌这回事。

“陛下当真是费心了。”邓绥拿起了案上那盏雁鱼灯,仔细端量起来,连连称叹……当真是精巧已极。

“既喜欢,莫若便点上试试罢?”刘肇在一旁见她看得认真,不由道。

点灯?邓绥看看外头午时的一轮冬阳,心下几乎失笑。

此时,也反应过来白昼点灯太过无稽了些,但他话已出口,便不好食言,于是自己取了案下的阳燧,对着窗间透过来的日光,开始聚光取火。

阳燧是此时惯用的日下取火的器具,以铜铁之灯制成的尖底杯,放在太阳光下,使光线聚在杯底尖处,杯底放艾绒之类,遇光马即能燃火。

很多那艾绒便燃了起来,刘肇就火点燃了灯芯,那盏雁鱼灯莹莹亮了起来,就是在阳光下显得太过不干起眼了些。

邓绥不由起身,缓缓阖上了绿琉璃的文杏格窗,室中片时间光线便幽暗了许多,雁鱼灯那点莹莹火光不由显得亮了些许。焰光明炽,燃了许久,果然没有一气烟气。

两人不由同时心下称奇,来回反复地端详那灯好久。

后来每每回想起来,刘肇都觉得白昼点灯,闭窗观火……这样孩子气的事情,他们俩竟乐此不疲,也当真是幼稚得很了。

——世上,若有一个人总愿同你一起犯回傻,发次疯,做些看似无稽的事情,其实难能可贵。

此际,少女看灯正出神的时候,天子忽地从背后贴上来,环臂拥住了她,而后俯首轻吻了上去。

被他自背后吻上颈侧时,邓绥手上蓦地一颤,险些失手摔了灯盏,而那少年并无半分浅尝辄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