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不动如山 (第1/2页)

阳光照下,午后的长策军大寨矗立在丽水之旁,显得十分安静。

相比四季分明的弦城,永昌郡一年四季都很炎热。

杨安和杨贵巡逻完了营房,安置了几名水土不服的士兵,便朝着主帅大帐而去。

还没走近,就可一以闻到一股浓烈的『药』味。营帐周围,摆放着六座炼丹炉,五六个军士各拿着把扇子,正在炉前掌握着的火候。

炼丹炉旁的小凳子上,还摆放着刚刚炼制的清凉散,安魂帖之类的刚炼出来的『药』。

杨羡驻军一个多月,仗没打几波,生活设施和物质储备到是建设得很完美。

“黄阙,主公呢?”

杨安和杨贵在大帐中没看见杨羡的身影,正见一个抱着木头的小童子经过。

黄阙长得很是粗壮,本是白皙的脸庞在这一个月也被晒得有些黑。他看见杨安与杨贵,咧着嘴『露』出了一排白牙。

“主公在营帐后面的大树下制作四轮车呢!”

“四轮车?”

杨安和杨贵转道主帐之后,正见杨羡光了个膀子,正坐在一颗大树树荫下装着一辆木头车,累得满头是汗。

“主公!”

杨安与杨贵行礼,拱手而道。

“你们两个也别在阳光底下站这着了?怪晒的!”

杨羡挥了挥手,搅了一点树胶,粘合着两块长方形的木头,从轮廓看,应该是扶手一类的物品。

“义父说过,军中无有尊卑则军纪散漫,号令不行。主公在座,我们怎么能够也坐下?”

这两个死脑筋,杨羡翻了翻白眼。

“军中生病的军士好些了么?”

永昌郡还没有被完全开发,郡内树林丛生,多有瘴疫。从小生在这里的县兵到还罢了,长策军士多来自益州北部,突然驻军在这里,不少都因为水土不服和染了瘴气,生起了病。

“多亏了主公的炼制的丹『药』,生病的士卒已经好了许多。军中医师已经看过,第一批病倒的士卒不久就会痊愈了。”

杨羡点了点头,看着星空倒影中不断上涨的经验条,他也猜到了那些士卒的病要好了。

“主公,那夷王萨摩柯已经派了好几股兵马前来挑衅,都被我们的军士杀退。我们要不要出战回击?”

杨安和杨贵虽然从小跟随在杨纯身边,可都是初次领兵作战,心中难免有些跃跃欲试。

只是对于杨羡来说,什么作战打蛮夷,他一点也不着急。

想要让士兵的战斗力保持最佳状态,那么后勤就必须做好。而杨羡点了的生活技能,美食,制造,炼器,炼『药』,驯化,恰恰便能够满足后勤方面的需求。

最为重要的是,在不断满足了士兵的后勤需求的同时,杨羡也能不断收到正面情绪。

本来在客场作战,形势应该对于长策军不利。可是因为杨羡,生生地扭转了这种局势。

杨羡从制造技能表中拿出了许多的军事设施图纸让军士和流民去修筑。

随着那高大的营寨竖起,各个交通要道和险要隘口都被牢牢控制。以杨羡本部大寨为中心,十八座营寨和附近的县城作为支点,在永昌城南部形成了巨大的屏障。

西南的土夷想要继续进攻掠夺南牂,那么杨羡的大寨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坎。

杨羡在这里一个多月,除了最开始驱除夷兵建立营寨的时候打了一仗,此后却是连一次小规模的攻袭战斗没有进行。整天就是躲在营寨那炼『药』,空闲下来就带着一干军士帮助流民开垦田地。那些夷兵来了就带着人躲进了寨子,一顿暴『射』。几次交战,那些土夷都没有占到一点便宜。

虽然这样,可是长策军也没有多大的胜果。因此,杨安和杨贵都想要主动出击。几次请战,都被杨羡按了下来。

“不急不急!我查了查郡志,还有四个月这里才会是雨季。大雨滂沱,河道冲击损坏,不利行军作战。”

阳光炙热,空气仿佛变得蒸腾。杨羡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躺在树荫下,显得有些懒散。

“这地方可真是不错啊!种子撒在地上过几个月就能长出果实来。水中有鱼,林中满是猎物和野果,就是热了点。”

饿了有吃的,渴了有水喝,下雨了有瓦遮头,生病了有『药』能治......在解决了后勤需求之后,这蛮夷烟瘴之地,仿佛也变得可爱起来。

“可恶!可恶!这杨羡小儿,着实可恶。”

蛮洞之中,萨摩柯来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