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沈箮和方信两人分工合作,掰起这点糯玉米来倒是非常快,方信回地里时,沈箮就收得差不多了。大花和小猫还没玩够,方信他们就张罗着回家,也把两个小家伙带回家。

沈箮也很得意,回去后把这些糯玉米全部摊到在地上,从其中挑出最好的来留种,可比在外面掰玉米棒子的时候挑选来得方便,还更客观。她从中选了好些玉米棒子出来,因为玉米壳都没剥掉,可以全部串在一起,放在屋檐下挂着,准备晾干。她还特意拿相机拍了好些照片,说这样子很漂亮,可以给网店做宣传。

方信看她的得意劲,也不好去打击她,只能在心底暗自腹诽她这一折腾又增加了工作量。

挑选剩下的这些糯玉米,方信麻利地将其壳全部弄掉,丢进竹制的箩篼里。这箩篼下面是方形上面则呈圆形,有半米来高,视大小而定,主要用来装运粮食。

把玉米壳剥掉后,沈箮就和他一起动手,要将玉米粒全部脱下来。

方信负责将排路子,也就是先把玉米棒子上的一排的玉米粒先弄下来,后面沿着这个路子给玉米脱粒就方便多了。

沈箮就做后面的工作,不过才过了一阵功夫,她的脸色就没之前那么欢快了,丰收的喜悦也悄然无踪,取而代之是淡淡的忧郁。

方信见状忙问她怎么回事,沈箮也不说话,只伸手给他看。

方信这才注意到,她原本细嫩的小手因为给玉米脱粒已经变得绯红。方信忙怜惜拉过她的小手,还往上面呵了几口气。

看得出来他很心疼,沈箮顿时就呵呵笑了出来,“傻子……”

“我给你发功治疗啊……”方信笑着说,“你先歇着吧”

沈箮问他,“老公,我是不是特别没用啊”

方信笑,“哪会呢这粗活本来就不适合你干,还是交给我这种皮粗肉燥的人来干吧”

想到家里还有那么多玉米要脱粒,方信就琢磨着去买台玉米脱粒机回来。

几千斤玉米可不是说笑的,全家人得忙上好几天才行。杂交玉米脱粒虽然不像这糯玉米一样完全手动,但也很累人。杂交玉米脱粒一般是把胶鞋套在板凳腿上,然后人坐在小板凳上,用手拿着玉米,用力在胶鞋上擦,这样可以把玉米粒和玉米芯分离开来。

以前家里往往是白天掰玉米,晚上则给玉米脱粒,还要抢太阳,把玉米晒干。往往早上很早起来,晚上则要忙到十一二点才会睡觉,弄得他和方玲两人昏昏欲睡,当农民干农活的辛苦由此可见一般。

不过小时候也有好玩的时候,在家里还没电视的时候,他们白天收了玉米,就直接放在大姨家地坝里。晚上边看电视边给玉米脱粒,方信对此印象尤其深刻,那时候电视里放《雪山飞狐》,他现在还会唱那主题曲《雪中情》和片尾曲《追梦人》。方信小时候印象深刻的歌曲大都是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如《封神榜》,《三国演义》,《西游记》,《新白娘子传奇》等等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

有沈箮在旁边给他鼓气加油,方信手脚动作快,也不怕被玉米粒伤着,半个小时不到的功夫,就将所有的糯玉米全部脱粒完毕,只等明天拿出去太阳下晒干,然后就可以尽情享受美味了。

吃晚饭的时候,方信就说起去买个玉米脱粒机回来的事情,方爸方妈对此表示赞同,前提是这玉米脱粒机不要太贵才好。要不然,他们还是更宁愿用胶鞋来擦,就相当于赚钱呢

方信忙说他在网上查过了,小型的电动玉米脱粒机也就几百块钱,每个小时可以给两千斤玉米脱粒。这就相当于往常需要好几天才能完成的功夫,一个上午功夫就可以搞定。

方爸方妈于是再没任何异议,毕竟花上几百块钱能大大节省劳动力,还是非常划算的。

后面几天天气非常晴朗,把脱粒的糯玉米转在簸箕里,很快就晒干了。

一同晒干收好的还有上次进山采的那些蘑菇,沈箮将这些蘑菇全部密封保存起来。

方信和方爸这两天则忙着将上次去山里砍的树木搬运出来,然后和家里的树木一起,让李小娃拉去镇上的锯木厂全部锯成木板。拉回来后,全部堆在方信大姨家,那里将是他们后面一段时间的大本营。

沈箮也没闲着,在羊肚菌长到可以收获的时候,她便将羊肚菌采摘下来。本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选择,她采取了两种育种方式,一种是提取羊肚菌的孢子进行培育。另外一种就是把提取完毕后的剩余品,也就是羊肚菌的子实体直接用来种植。全部消毒后,重新种植在新培育好的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