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这一条龙的服务,持续到将所有的稻谷全部车干净。黄晓英终究没能坚持到底,她就和沈箮轮流着摇风车。

沈箮她们也没忘记统计一下收成,稻谷太多不可能全部一一过称,但这并不是问题。黄晓英和沈箮尽量将每一箩篼都车一样多,好在每个箩篼的大小也差不多,这样,只需要记住一共车了多少箩篼的稻谷。最后再称一下每一箩篼稻谷的数量有多少,再乘一下就行了。

最后她们也统计出来了,每箩篼稻谷70斤左右,她们一共车了整整一百箩篼,一共就是七千斤左右。

一共收了七亩地回家,这样算下来,差不多每亩地能产将近一千斤水稻的样子,这数字算是产量高的了。

黄晓英就高兴的说,“能有这样的成绩,再累都值得。”

方信也点头称是,方爸方妈看着满仓地稻谷,也都开心地笑。

不过种水稻的收入确实也低,这七千斤水稻还卖不到一万块钱。他种一个月的羊肚菌就能比这收入更高,甚至几颗果树都能比这收入更高。

但方信并没有说出来,如果没有他那神秘的空间,他也没什么资格来评价。

黄晓英和沈箮也识趣地没提这头,对方妈方爸这样的传统农民来说,水稻玉米才是最正经稳定的收入。

把这些稻谷收回家之后,第二天,方信他们全家又出动,沈箮和黄晓英也帮着割下水稻。

这回就要轻松多了,上午到十一点,下午再出去两小时,方信他们就将除了养鱼的稻田外,其他零零散散的,约有一亩多地的水稻收回家。

这之后,就要面对最难办,也就是方信养鱼的那块稻田。

方信在这块田里种的香米是晚稻不假,但说是晚稻,其实也晚不了太多,也就比普通的稻谷晚上几天罢了

这还不能和别人地里的水稻相比,得和方信家自己种的水稻相比。

方信在这块水田里放的空间水可不少,成熟起来也就比较快,比人家的早稻还要早上两天。

看这些香米稻可以收获,一家人商量之后,也就决定即刻收回家,要不然等大家都打谷子的时候,方信他们要出去帮人家收稻谷,就没功夫来收它们。

由于之前春天的时候,大家的秧苗都遭遇了倒春寒,就方信家的秧苗保护措施做得好,没受什么影响,这时候比人家的水稻成熟得早些也没人怀疑什么,除了李明顺在那唧唧歪歪说些牢骚话,可大家都把她的话当耳边风,吹过也就算了。

稻田里还养着鱼,水也深,直接在里面打可不现实,在里面放稻谷都不行,打湿了的话晒起来就会特别困难。

因此,割下的水稻必须一把把拿到岸边来。

可方信还是把半桶扛了过去,这半桶他已经修补过,绝对不会进水。

方信让方妈他们先把靠近田埂水稻割了,水稻把子全部弄上岸来。

把田里腾出空间来之后,方信这才把半桶放下水,半桶就漂浮在水上面。

方信赤脚下田,把割下来水稻放在半桶里,然后还可以推着半桶前进或者运往岸上。

这一来就节省了来回奔波的劳动力,黄晓英看了就傻乐起来,“好玩得很,完全可以把这半桶当船来划呢”

有这样好玩的事情,黄晓英自然不会错过,把拖鞋踢一边,拿着镰刀就下田去。她穿着短裤,倒不用挽裤腿。

可方信看她急冲冲的样子,还是得提醒她,“小心点,别冲里面的深坑深沟里去了。”

黄晓英连声应好,还笑着说,“方师兄你该叫你家的鱼儿们小心点才对。”

沈箮方信都笑,他们倒是不用担心这些鱼,一个个聪明得很,稻田里面积大,它们可不会傻傻地等着人踩。

沈箮很快也下田,因为知道要下水田,她也和黄晓英一样穿着短裤T恤,不过她可没黄晓英那么大咧咧的,小心地注意着脚下,没踩进方信挖的深沟里去。

黄晓英很卖力,割了水稻后就往半桶里面放,然后,她最喜欢的事情还是推着半桶在水里滑翔,光她一个人的力量还不够,她就和沈箮一起都动手。

方信则埋头一个劲地割水稻,方爸方妈则沿着田埂割,然后割了水稻就放田埂上,打算等会再抱到地坝里去打干净。

没一会,方雪两姐妹跑过来玩时,看他们在田里忙得不亦乐乎,也说下来帮忙。

方信连忙出言拒绝掉,她们是想下来玩水还差不多,这家伙还说,“你们真想帮忙的话,就帮着把水稻抱到地坝里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