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 (第1/4页)

“我英语本来就不好。”不好意思地看了一下周围,抽了抽手,没抽得回来,这么光明正大的在大街上手牵手什么的,很不好意思好吗?之前在国内都是无人的地方或是晚上,而且两人都穿得厚厚的,贴得近了也看不出来,但现在两人的手因走路的动作而晃啊晃的……太招摇了。

“……很多人看着。”我不好意思小声地抗议了句,换来何晋鹏坦然的视线,“怕什么?我们是有领结婚证的,而且……谁认识?”

……也对,的确没人认识。

再者,我们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看那边,还有情侣当众接吻呢。

想了想,“那我们换个位置。”我说,然后颠啊颠地走到何晋鹏的左边去了,他的包包就在右边的胯处。左边,他无名指上有戒指,他的心胸也在左边……

“你还没告诉我,你英文那么好为什么要隐瞒?”何晋鹏看我一个人喜滋滋的,仍没放弃方才的疑问,我只得对上他,老实回答,“我的专业就是英语啊,不过是在大二之后。”

垂了眸,看前方的路,“我是大二那年跟家里……闹翻的,剩下两年我一直在学校里也没敢回家,也放弃了原来的专业,当时对小语种还算上心,就改了系,可能是导师觉得我还是适合程序工程,一直留着我的名字。”

从墨尔本格子般的城市街道走入隐藏的如迷宫般的哥特风格巷道,永远不知道前方有什么在等待着自己。我其实心里既兴奋又紧张的,好在身边的何某人一直牵着我的手,才不至于看某些特别景色时太过留恋给跟他走失。

“你说,我们会不会才一两天,酒店里就装满了淘来的小商品吧?”我在付一个新看上的工艺品时,犹豫了,想象着两人提着大箱小箱,身上还挂了几个大包的模样,本能的一阵恶寒。

“没事,可以托运。”何晋鹏倒是无所谓的,甚至没有一次阻拦过我。

好吧。

在这里,即使本地人也会碰到惊喜,更别说我这样第一次前来的外国人。餐馆、时装店和艺术画廊都小巧精致,精灵古怪,有时还很隐秘。探访一家午夜爵士酒吧,或坐在一家小吃店闲看人来人往,逛逛精品店,欣赏城市艺术。在这些个性鲜明的墨尔本巷道中,揭开这座城市真正的秘密,宽阔有序的街道之间出其不意的交错着一条条鲜明的巷道;十九世纪时牛车曾穿梭于这些巷道中,拖运货物。

如今,可在这些迷人的后街中逃离墨尔本的现代交通。

不过,始终没有找到跟翡翠有关的东西。

我们在维多利亚国家艺术馆浏览南半球最好的国际艺术藏品;在墨尔本人的标志性文化“空间”联邦广场,参观澳大利亚动态影像中心,让南岸的澳大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的创意作品挑战自己的品味。

嗯,当然,我觉得自己其实没什么品位可言,于是拉着看得津津有味的某人走了。

逛逛聚集在小柯林斯街周围时髦的精品店和旗舰店才是王道。

从复古风格的咖啡馆文化到生机勃勃的街头艺术,在墨尔本的隐秘巷道中心,遇到很多惊喜。除建筑之外,巷道已日渐成为表现艺术的空间。欣赏着霍西尔巷道和联盟巷道五彩缤纷、不断变化的涂鸦壁画,科克尔小巷有着涂鸦艺术家的作品,而和巷道则充满了本地街头文化的烙印。

我的相机,几乎都没有离开过我的手,“这里……好美啊。”拍完一张,我满脸笑容地朝默默陪在我身边的男人说,他偶尔也会拍一两张相片,但都是对着我拍的。

他拍的相信,很有质量,能把一人个拍得物与景成都是烘托点缀,美得梦幻,不像我,都只是数量。

后来,何晋鹏说,要想更多地了解墨尔本的原住民文化遗存,可以参观当代和梦幻时代艺术,或沿着原住民文化遗存步行路线,于是我们一路游到了,漫步皇家植物园。

还挤着时间观看澳大利亚芭蕾舞团的表演,该团的大本营就设在这个澳大利亚的文化之都,在公主剧院欣赏耀目令人眼花缭乱的音乐剧。

最后是前往魅力十足的唐人街区享用下午茶,逛逛唐人街的主要街道小伯克街,探索两侧遍布着时尚酒吧的小横巷。当时我就震惊了,到处都是中国商家还有中国游客,喊一声居然觉得那么的亲切。

在唐人街用海运集装箱改装的酒馆里呷一口鸡尾酒,欣赏落日。

太过留恋小巷的风景,在一个小路口不小心撞了一人,我脱口就说:“对不起!”说了才反应过来自己身在异国,正要重新开声,就听闻对方用不是很流利的中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