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 (第1/4页)

祖父也跟大哥他们说了,他和祖母能活到这个岁数,看着儿孙们有出息,镇国公后继有人,他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比起旁人,到了五十六十就去世的,他们还多活了二十来年呢,这些都是比别人多赚的,所以即使他们现在去了,也不要儿孙们悲伤,那样他会看不起他们,也不配做他的儿孙。

大哥他们都已经想通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在活着的时候,尽自己的力量孝顺,比死了以后才哭哭啼啼的要好很多。现在儿孙们都孝顺,祖父真的没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少年夫妻老来伴,自己现在也有一辈子走下去的人,所以以后也不孤单。

从娘家回来,孙氏问道:“亲家那边都挺好的吧。”

“嗯,一切都好,谢谢母亲关心。”其实曾令宸知道婆婆的意思,是说,既然你娘家都挺好的,你这过去干什么?她不敢直接说,就这么拐弯抹角的,但是曾令宸只当没有听出这个意思,她心里不舒坦,曾令宸不和她争执,因为没有必要,婆婆和儿媳妇的关系,绝对不可能跟母女一样,她也不奢望孙氏能对自己很好,只要是一般就成,别给自己使绊子,她要求真不高。

“唉,可惜我没有个女儿,不然也能经常让她会娘家了。”孙氏说道。

曾令宸笑道:“母亲没有女儿,所以特别能体谅我这个当女儿的心思,我这里多谢母亲体谅。”

孙氏一噎,她不是这个意思好不好,怎么就成了这样了?

好吧,她从来都说不过这个儿媳妇,每次都觉得很无力,如今还不能对她吼,只能是摆摆手,“你下去吧,忙了一天了,好好休息。”孙氏也想跟儿媳妇搞好关系,不过一想着儿子为了她竟然是一个妾也不纳,自己还毫无办法,就心里有些不喜欢,这种不喜欢又不能表现出来,所以就有些怨气,不知不觉得就发出来了,事后又怕这个儿媳妇去告状,然后儿子更不喜欢自己。

这种矛盾的心态啊,真不知道怎么平衡了。不过这个儿媳妇倒是没有和儿子告状啊,这一点孙氏还是心里小满意。罢了,儿媳妇好不好的,都已经给自己生了孙子了,她以后尽量的不再那么小心眼了。

234、调任

这一年过年;家里多了一个元宵;除了除夕的那天要进宫外;其他的日子;都是各家商议定了;不是今日你家摆酒席;就是明日我家请客看戏,热热闹闹,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一周岁生日;按照习俗,是要抓周的。那天的客人也都到的齐;元宵已经能拉着人挪动了;不过这小子还是喜欢别人抱着他,嘴里也‘啊啊’的想要表达什么,只是说不清。

长辈们都说,这是要开口说话了,还说有的小孩儿是到了一岁半才开口说话呢,这都是正常。

元宵穿着大红缂丝的衣衫,带着金项圈,被抱到了堆满东西的桌子上,看着这满桌的东西,就转头看自己的娘,见他娘笑着看着他,就要离开这里,把屋子里的人都乐得不行,曾令宸笑着来到了元宵身边,跟他说,让他在桌子上随便拿一件东西,也不知道元宵是听懂了还是没有听懂,竟然直接就朝上面一坐,然后拿了一把精致的小剑,也幸亏这剑很小不重,不然还真拿不动呢。

“好啊,咱们元宵以后可就是个大将军了!”很多人都在说吉利话,抓周也就是个意思,不可能真的抓了什么,以后长大了就是什么。当然,给男孩子抓周的东西里面,绝对不会放那写胭脂和绣花针之类的东西,要真放了,绝对是被人笑话的。

正月十五一过,各衙门也开始正常上衙,不过一开印,倒是出了一件事儿,原本在南粤的镇南大将军竟然得病死了!这一下南粤那边就有些乱了的意思。

皇上因为这个事儿,早朝都脸色没有好过,而南粤这个春天竟然都没有世家过来,除了南安伯史家现在是在京城外,这南粤归顺侯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派过来,请的折子上说是家中父亲病重,不得来往。

其他的南粤世家见归顺侯都是这样,也就跟风没有过来,可谓是天高皇帝远了。

曾令宸有些忧心,这会不会是南粤的世家如今有了想法,说不定就又要开战了,而大哥那边也很有可能被派去南粤那边,以前江北不就是那样,走了五年,才把袁家给收拾了,虽然说皇上如今对大哥他们不冷不淡的,但是关键的时候,也是要用到大哥的。

但是如今看情形,这南粤那边的世家似乎是有了依仗,真的想和朝廷对着干?

依着皇上的性子,怎么能容忍南粤这样对到天朝?

朝中现在是各种说法都有,有的是主张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