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页)

“七叔也想跟我们一起去鹰嘴崖?”宋青书随莫声谷走开两步才出声发问。

“你这计策太险,你爹爹不放心。”莫声谷见宋青书的手腕上仍戴着那对精铁护腕,便伸手将它们取了下来。“战阵之上,生死一线,还戴着这个做什么?”

宋青书心头一暖,低笑着道:“七叔有令,侄儿怎敢不从?”他这一整年都戴着这对护腕,别的不提,腕力却是大有增长,使剑比以往更快了几分。

莫声谷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当下便揭穿他的谎言。“刚到的那一日却又不见你戴着?”

宋青书略一怔便想起莫声谷说的是他们与几个武当弟子一起喝酒的那一晚,不禁笑道:“那天压着几个师弟沐浴,侄儿也是不想他们多问。”

“青书,你总是有理!”莫声谷无奈地道。

宋青书不由沉默。

“你与默之方才的话我都听到啦!”莫声谷叹着气续道,“能救下白莲教的弟子,王兄弟九泉之下也会谢你。”

“七叔明白就好。”宋青书垂着头,低低地应了一句。

“可是青书,你爹爹和我却总希望你能做地更好,希望你不伤仁德忠义两全。”莫声谷望着他一字一顿地言道。宋青书是他大师哥的命根子,是他的侄儿兼得意弟子,是武当第三代掌门,大师哥不希望见着宋青书杀戮过甚有伤阴德,他亦不想宋青书过分用计以致心性有偏。

宋青书低叹一声,缓缓言道:“七叔未免强人所难。”

莫声谷也知这个话题一时半刻谁也说服不了谁,便干脆放了下来,只道:“出发吧!别耽搁了正事!”

许是宋青书带领的这些武当弟子与民壮装扮地很是到位,灰头土脸的队长、受伤呻//吟的士卒,让人一望便知是败军之相。又许是王显忠兵败的消息过于骇人听闻,负责把守鹰嘴崖的弥勒宗弟子竟只寥寥问了几句,便引着他们去见此次弥勒宗领军主帅朱元璋。宋青书等人一路随着守崖的士卒来到鹰嘴崖东侧主帅的营帐外,通报过后营帐内走出来一名方面大耳的将官,将他们扫了一眼后便道:“你们谁是队长?朱将军令你们队长进来回话!”

不等宋青书答话,莫声谷已冲上前来怒道:“朱将军这是何意?为何只见我们队长不见我等?莫不是不想出兵,想杀人灭口不成?”

莫声谷话音刚落,其余武当弟子与民壮也高声鼓噪起来,吵嚷着要同见朱元璋。

“七哥!不得无礼!”宋青书急忙高喝一声,向那名将官赔笑道:“将军海涵!莫七原是我在家乡的兄弟,我们这一队人俱是同乡,情同手足必要同生共死!”

那将官眉间动得一动便听明白了宋青书言语间的威胁之意,他也不恼反而以为唯有这般心计之人,才能在败军之中全须全尾地逃了出来,还能带上自己的兄弟。他要求宋青书一人去见朱元璋原就是试探之意,败部残余必然犹如惊弓之鸟,是绝不会轻易离开队伍单独行动的。若是宋青书听他命令单独一人去见朱元璋,他反而还要怀疑此人身份。那将官略一沉吟,便道:“既是如此,你便选几个口齿伶俐的同伴与你同见朱将军,落日崖的事朱将军还要问你们话。”

“多谢将军!”宋青书喜道,当即点上莫声谷、常飞云、方振武、吴燕山、温知行五人与他一同进入朱元璋的营帐。

六人才入得大帐便将坐在几案之后的朱元璋看了个满眼,只见他身上穿着一身银色铠甲,披着红色披风。相貌生得十分丑陋,下巴向前挑出,犹如一柄铁铲,脸上凹凹凸凸甚多瘢痕黑痣,双目深陷,炯炯有神。

那是宋青书与朱元璋这两位推翻元廷的大英雄生平首次相见,他们二人一个极俊一个极丑,一个出世一个入世,唯一的共通之处便是同有驱除鞑虏,救世济民之心。后世无数史学家文学家将这次的相见描写地波澜壮阔风云际会,让人读来便觉热血沸腾。而事实却是,宋青书带着武当一干人等才向朱元璋行过礼,便已跪地大哭:“朱将军,我们王将军败了!”

朱元璋神色不变,也不令宋青书等人起身,只端坐在几案之后令道:“且将此事一一道来!”朱元璋出身贫苦,这人上人的架子却是端地十足。

“是!”宋青书哽咽着应了一声,将落日崖一战的始末交代给了朱元璋,只是这主角却是从武当弟子、武当民壮换成了华山弟子、华山民壮,将华山派的鲜于掌门更是吹捧地英明神武犹如武侯再世。“……我们随着罗木恩罗参将一路向东来鹰嘴崖求援,哪知那鲜于通……好生狠毒!早在路上暗下埋伏要将我等全歼,我见势不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