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 (第1/4页)

络腮胡子见到徐浩看了他两眼,丝毫不避忌,声音稍微大了一点,“怕什么,自从胡恩那个家伙来了之后,城主已经有多久没有出来了,说是外面兵荒马luàn的,谁知道他胡恩安的什么心,不让我们出去,九年了,连城主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头戴方巾的那人恨不能捂上络腮胡子的嘴,“咦,勿要再说了,这等事情岂是你我能够谈论的,要是被胡恩知道了,小心他把你跟那些奴隶一起卖出去。”

“卖出去便怎样?我才不信外面在打仗,你看那些每年被抓回来的奴隶,哪一个像是士兵,我听一个兄弟说,他们根本就不是出去打仗,而是去打劫那些无辜的人,哼,这个城里哪个人不知道胡恩的行径,只是都不愿意说。”络腮胡子越说越jī动,他身边的那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叹了口气,继续膜拜。

徐浩听那两人的谈话,有些好奇,往后面挪了一会儿,跪倒了那个络腮胡子旁边,问道:“这位大哥,我刚才听你们两人的谈话,极为有趣,忍不住想问问,你说的那个胡恩是谁?城主又是谁?”

络腮胡子刚要开口就被那个戴方巾的给拦住了,“足下好面生啊,口音也有些奇特。”

“城里上百万人,你都认识?”络腮胡子给顶了那个戴方巾的一句,又白了徐浩一眼,说道:“城主才九年未出来,就有人不认识了,再过几年,我看这鹫城就成了他胡恩的了。”

徐浩倒是听明白了一点,这个地方名叫鹫城,大约有上百万的人口,现在这个城里有个叫做胡恩的人架空了城主,而且这个胡恩很可能就是那些“山贼”口中的寨主。那个戴方巾的小心翼翼的打量了徐浩几眼,挪到了徐浩的边上,轻声问道:“你不是鹫城的人?”

徐浩轻轻一笑,说道:“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那个戴方巾的一把抓住了徐浩的胳膊,压低了声音,“你是怎么从外面hún进来的?难道是,是今日抓回来的奴隶?”

徐浩没有做声,他听那个戴方巾的似乎不想过于声张,轻轻的点了点头,那个戴方巾的也顾不得继续拜那两个太阳了,扯着徐浩和那个络腮胡子就要走,徐浩并没有反抗,三人进了临街的一间房子里,那个戴方巾的把徐浩按在了一张椅子上面,急切的问道:“外面现在怎么样?是不是还是那样兵荒马luàn的?”

徐浩根本就不知道,不过看吴菲菲一个小女孩儿都敢跑出来闯dàng,应该是个比较太平的时期,于是说道:“应该还算太平,只是山贼寇匪还有一些,我就是被那些山贼给抓进来的。”

戴方巾的也听出了徐浩的嘲讽,叹了一口气,说道:“想不到那些传闻是真的,这个胡恩的单子也太大了,他就不怕城里这上百万的人**剐了他。”

“我说吧,”那个络腮胡子端着茶碗喝了一口,“你还死活不行,我们那几条街都传遍了,说老城主已经归西多年了。”

“胡说,老城主如果归西了,理应由公子治理鹫城,为何公子到现在也不出面?”

“公子,你又知道公子还活着,说不定早就被胡恩害死了……”

“两位,两位,先听我说两句如何?”徐浩见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又听不明白他们说的什么,连忙劝阻他们不要吵了,等到他们稍微的冷静了下来,徐浩张了半天嘴,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问起好。

还是那个戴方巾的知道徐浩的难堪,说道:“还是让我为足下说上一说吧,想当年,明国皇帝为了扩张他的领土,向周围的诸国发起拉战争,我们越国虽小,也不甘任人践踏……”

这一说徐浩就明白了,这座鹫城是当年越国的一位王公流亡的时候招揽了一路上避祸的百姓,到大燕国边境的无主之地上修筑的,这里四处都是天险,作为一个避难的场所自然是做好不过的了,于是越来越多的越国百姓知道了这个地方,都跑到了这里,有一年越国的一位将军,名叫胡恩,带着上万老弱残兵也投奔到这里,胡恩不仅带来了军队,也带来了一个消息,他告诉当时的城主,说外面现在战火连连,就连几个大国也出兵了,老城主为了安全,砍断了通往各方的桥梁,并且下令任何人不得随意离开。

胡恩带来了这个消息,并将老城主的命令执行的一丝不苟,可是时间久了,当初从外面带进来的物资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胡恩就提出了一个建议,由他带着自己的本部人马出去购买物资,老城主当然一口就答应了,给了他很多金银财帛,谁知这个胡恩回来的时候,只带回来了一点点物资,他说现在兵荒马luàn的,钱不值钱,根本买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