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1/4页)

累着她。我老婆子一日也离不得玉儿,你要是接过去就不舍得让玉儿回来了,那我可是不依的。”

那婆子赔笑道:“奴才们哪里敢让姑娘累着呢,只是打扫、整理、添置东西,怎么的也要十天半月的。”

贾母笑指着她:“快打了这老温婆出去,免得她来抢我的玉儿。”

四周伺候的人都掩嘴而笑。

黛玉将身子偎进贾母怀里撒娇道:“玉儿也舍不得外祖母……”

贾母便笑得更开怀了,满脸慈爱的抚摸着她。

黛玉眼神闪了闪,轻声说:“玉儿想着,把爹爹的院子收拾好之后,再去碧云寺替娘亲在佛前念七日经书,也替爹爹和外祖母祈福。”

那婆子忙道:“姑娘如此孝顺,都是老太太教养的好,太太泉下有知也是欢喜的。”

贾母手上一顿,想起女儿,到底还是心软了,怜惜的搂着黛玉:“难为玉儿你有这份心。这样吧,院子怎么布置想来玉儿心里有数的,到了那里就先给林管事的说好章程,然后去碧云寺,等玉儿回去的时候,林管事肯定都布置好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玉儿再看着添减一些,也就不费什么功夫了,十天后外祖母派人去接你。”

贾母还挺懂统筹规划的嘛,黛玉心里腹诽着,笑着应了。

☆、第四十章 竟然是他

黛玉是早就得到消息的,东西也都提前收拾好了,等贾母松了口,当下就带着人上了马车回林府去了。

倒是后来宝玉回来,得知黛玉回去林府在京城的宅子,要住上十天后,整个人都闷闷不乐起来,又使了一回性子,得到贾母承诺尽快去接黛玉回来后才勉强安静了。

不过这些事黛玉就不知道了,就算知道恐怕除了嗤笑一声外,也不会放在心上。

林府的宅子在方家胡同,后面不远就是国子监和太学,这宅子还是当初林如海在京里游学时置办的,为的就是方便去国子监和太学。

这是个三进的园子,从中门进去,便是占地约两分的铺着青石的地面。穿过仪门,便是正厅了,又划出两个暖阁。右侧的拱花门内是一个客院,配了一个小园子。

黛玉见园内植满了枫树,此时正是颜色绚烂的时候,满目的火红,看得人目眩神迷,不由得道:“这园子便叫做霜色流丹吧。”

四雪都说好,林忠记下。

左侧有十来间屋子,是林如海接待客人的地方。黛玉主要看了正厅、侧厅、和林如海的外书房。内里布置得大方素雅,很合黛玉的心意,林管家办事她还是放心的。

穿过拱花门,是一弯清泉,泉上有几座石桥,分别通向三个地方,中间连着一座亭子。

林忠在一旁说道:“说来也巧了,这下面竟然有一股活水,老爷便让人挖了一个小的湖泊,夏日里坐在亭子里消夏,赏着满湖的荷花,倒也有点趣味。”

于是黛玉说:“这亭子就取名荷塘月色吧。”

左侧的桥连着东院,右侧的桥连着西院。按格局,东院是正房,给当家主母住的,西院是偏房,给妾室们住的。

西院至今没人住进去过,东院也只是在当年迎娶贾敏的时候有用到过。

如今西院也用不上,林忠只吩咐人打扫了一遍。至于东院却是被清空了,原有的物件都被收拾出来统一收到了库房里,总不能让新主母用原主母用过的东西吧?况且清朝的婚俗,男方只提供院子,里面的家具摆设等都是需要女方提供的。

“林叔,有没有送信给张府?”

“姑娘放心吧,老奴亲自去的,明儿张府就会派人过来接姑娘,顺道过来丈量屋子。”最后这一句林忠是压低了声音的。

因为不想节外生枝,所以一切有关婚礼的事都是私下进行的,只等林如海来京之后才正式公布——不管是看在张家的面子上,还是出于对女性的尊重,林如海都绝不会委屈了元容。这场婚事他会办得热热闹闹,前期的低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幸好张家也是明白人。

二进后面就是一个小巧精致的园子,园子里又有几个小院,其中一个位置最好的被林忠收拾出来,黛玉就住在这里。

进门便是两株十八学士,林忠介绍着:“这院子里有普陀紫光、观音十八笑、红妆素裹、绯爪芙蓉、嫦娥奔月、金丝玉蝶、鸳鸯凤冠、五彩绣球,又有倚栏娇、花鹤翎、花露珍、童子面、紫重楼、醉杨妃、黄达等。都是老爷吩咐奴才淘换回来的。”

黛玉揉了揉眼睛,看着满目颜色各异,形态万千的山茶花,脸上慢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