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林如海早就料到康熙会给他一些难受,毕竟黛玉得罪的是康熙的母族,甚至还牵扯着他最宠爱的女儿,如果什么都不表示,如何能现实皇家的尊严?

不过林如海是问心无愧,唔,与其说是问心无愧,不如说是从后世对康熙人物的解读中,隐约摸着些他的行事风格,明白这回是无惊无险,因此,才能以平常心对待。况且,多亏了某燕子,林如海的膝盖处多了一个厚棉包儿,多跪了一盏茶的时间他表示毫无压力。

林如海可不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虽然迫于现实不得不屈服于这个时代的皇权,却不表示他真心的臣服,对自己有好处的事他当然不会因为愚忠什么的就摈弃不用。

林如海起身后,就垂着手低着眼,一脸正色的站着。充分表现出皇上您不发话臣绝不胡乱开口的模样。所谓一动不如一静,在没了解康熙对这事的处理界限时,林如海绝不自乱阵脚。

动动手腕,康熙端起一旁刚换上的热茶,喝了一口,才淡淡的扫了林如海一眼,“这两年你在盐政上做的不错。”

说完,康熙的神色倒是缓和了一些,以林如海大力打击私盐,把索三得罪得彻底的情形来看,他女儿小小的得罪了一下佟家,似乎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了。

康熙不由得嘀咕,这林家父女两个招惹怨恨的本事也太强了点吧,还都尽招惹些厉害角色。

不过,对于这一点,康熙倒是乐于看到,得罪了赫舍里一族和佟氏一族的林如海,岂不是让他能更放心的用?

林如海毕恭毕敬的汇报了这几年来在盐政上采取的一些措施,采用了几对简单的数据比较,让康熙一目了然。另外又汇报了未来几年他准备继续采取的一些举措,以及预期的目标。

往日里,康熙听惯了别人长篇累牍的奉承,明明是汇报工作,却总是能把一长串的奉承话夹杂其中。林如海这般简要明了的汇报,康熙还是第一次听见。当下就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又让他想起,林如海这两年递上来的奏折也无一例外的是用这样简要明了的汇报,通篇都没有一句废话。

文如其人!

康熙对林如海这两年的表现是越来越满意了!

“看你把未来三年的规划都做好了,是想还在盐政上再干三年吗?”盐政上的油水可是很多啊!哪怕是林如海接手盐政后,整个盐税有了很大的涨幅,可是多疑的康熙还是忍不住怀疑上了。所以,在看向林如海的眼神中多了几分审视。

看来多疑是爱新觉罗家族的遗传啊,雍正如此,康熙也如此。

林如海躬身道:“臣认为,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在皇上没有调任下来前,做好计划是臣的本分。就算皇上对臣有其他安排,这份计划也可以留给继任者作为参考。”

显然,林如海也觉得别人会将他的计划作为参考的可能性并不强,顿了一下,轻微的摇了摇头,“不管如何,臣只想做好自己的本分。说句自夸的话,不管在哪个位置上,臣都会尽职尽责的为皇上效力,为大清效力。”

为百姓,效力……

听多了向他表忠心的话,但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像林如海这样让他震动的。从别人的话中,康熙能够轻易看出他们表忠心的话语下的私心,不管是为名还是为利。然而当这句话从林如海的口中说出,康熙却有一种他是真心的感觉。

林如海确实是真心的。

不管这是三百年前的大清,还是红楼梦的世界中,又或者是两者交叉架空的一个世界,但是对于他来说,既然存在于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对于他来说就是真实的。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林如海自然是要尽力的改变这个世界,让国家更富强,让百姓更富足。

这不是一个高大远的志向,而是林如海决心为之奋斗的目标!

既然是真心的话,康熙自然不会觉得他话里有虚假。

难道又是一个于成龙?连名也不要的于成龙?

康熙若有所思的看着林如海,却是没有第一时间下判断,他不是轻易就能被人三言两语打动的人。

想了想,康熙又甩出两句话来,“老九的香皂和老四的自行车,你费心了。”

林如海就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不瞒皇上,臣半生只有玉儿一个孩子,原本还有个小儿子,却也与臣缘浅。臣如今年近半百,子女缘分怕也就如此了,再加上玉儿年幼丧母,因此,对她也就多疼惜几分。对臣来说,钱财乃是身外之物,远及不上玉儿重要。何况林家的钱财也足够玉儿一生富足了。”

其实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