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当乌喇那拉氏将她的选择告知德妃的时候,德妃却有了不同的意见。对于耿氏,德妃没有说什么,但是钮钴禄格桑,德妃却不同意,她提出了她的人选,也是钮钴禄家的,就是格桑的堂妹,钮钴禄格雅。

不想让儿媳妇好过,千方百计的找儿媳妇的麻烦,这是中国自古至今大部分婆婆的共同点。乌喇那拉氏选择的两个秀女,一个是不爱生事的,一个是好拿捏的,德妃自然是不高兴的。

德妃说:“弘晖现在这样子,老四又子嗣不丰,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好生养的。这个钮钴禄格桑一看就身体单薄,不如她妹妹钮钴禄格雅丰腴,一看就是好生养的。知道你是想给老四挑个颜色好的,不过你们府上现在李氏还有武氏都是颜色好的,这回先选两个好生养的,下回大选的时候再选两个颜色好的也就是了。还是子嗣要紧啊!”

德妃话里话外的拿子嗣来压人,乌喇那拉氏还能说什么?只能是照着好生养的标准来挑了。不过钮钴禄格雅乌喇那拉氏是不想要的,根据她的调查,这位能把嫡支的格桑挤兑下去,让钮钴禄老太太将希望放在她这个庶出子的女儿身上,可见手段不一般,她可不想找个厉害的进府。

乌喇那拉氏还想着,弘晖没有承爵的希望了,找个大姓旁支的秀女进府,要是生了儿子从小就抱过来养着,也免得弘晖日后没着落。要是那孩子的生母心计太深,就比较麻烦了,别偷鸡不成蚀把米,她就得悔死了。

于是乌喇那拉氏又指了两个家世和钮钴禄格雅差不多,模样看着也好生养,但性子就像耿氏那样好掌控的。

德妃直接拒绝了,“那种内向木讷不讨喜的性子,有耿氏一个就够了,都选这样的老四也不喜欢。”

身为媳妇的悲哀就在于此,婆婆说的话一般情况你都不好反驳,德妃直接拍板了,乌喇那拉氏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只是心里却已经在谋算着,钮钴禄氏进府之后,要怎样在她身边安插人之类的事了。

八月初五以前,所有的秀女撂牌子出宫自由婚配的、留牌子指婚的、上记名的,全部都有了着落。且不说当格桑知道自己落选,而格雅成功的被指婚到四贝勒府做格格之后,是怎样的愤怒与不甘,黛玉此时也知道了这一结果。

钮钴禄格雅还是如史书上所记载的那般,在康熙四十三年的大选后进入四爷府做了一名格格。黛玉再一次的感慨,历史的修正确实是厉害。

纳格格与娶福晋、侧福晋不同,只一顶小轿从角门抬进去就是了,不会有婚礼,也不会有宴请。因此,也不需要有太多的准备时间。所以,在中秋之后,乌喇那拉氏就安排钮钴禄氏和耿氏一起进了门。

她们两个都是满八旗的秀女,乌喇那拉氏也担心她们两个联起手来,因此,安排她们同一天进门。胤禛没有分身之术,总不能一晚上宠幸两个,必然有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这就容易在她们两个中间埋下一根刺:凭什么同时进门的,爷就先宠幸她后宠幸我?

根据两人的身世背景,胤禛头三天是歇在钮钴禄氏那里的,第四天就去了耿氏那里。

钮钴禄氏确实是郁闷得很!

一般来说,新人进门按照惯例,头三天,爷们儿都是会歇在新人那里。然后视情况,如果服侍得好,可能就会再多宠个十天半个月的,别人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还是在新鲜的时候。如果服侍得不好,那么第四天就恢复轮流侍寝。

虽然钮钴禄氏也不知道自己能把爷留下来几天,可到底有着几分希望,她的容貌本来就普通,就指着这刚开始的几天,趁着爷还在新鲜的时候,多留几晚,若是能一举得男就再好不过了。

可是,因为乌喇那拉氏的横插一脚,胤禛在第四天就去歇在了耿氏屋里。虽然胤禛在耿氏那里也只歇了惯例的那三天,不过钮钴禄氏心里还是有些憋屈。

特别是乌喇那拉氏说了,她们两个是一起进府的,也是有缘,干脆敬茶也安排在一起吧。

根据清朝的习俗,主子爷纳妾,是要给正妻敬茶,而正妻接了茶喝了才算是正式的有了名分,否则哪怕是和主子爷同了房,也是没名没分的。而一般敬茶都是在圆房的第二日,乌喇那拉氏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容贤惠,定下的规矩是在三日之后才敬茶,也算是给新人三天的全然放松时间。

因为要等着耿氏一起敬茶,所以钮钴禄氏是在进府之后的第七天才正了名。偏乌喇那拉氏还义正言辞的,说钮钴禄氏先伺候爷,让耿氏等了三天,所以呢,在敬茶的时候就让钮钴禄氏也等上耿氏三天,这样最是公平。

钮钴禄氏心里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