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 (第1/4页)

惜春笑道:“以前年纪小不懂事,现在接触的事情多了自己也就转过弯来了。”

贾母说:“多亏了侧福晋出的这个主意,二丫头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也不像之前那样木讷软弱了,四丫头的棱角也没那里尖锐了,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说起迎春,黛玉不由得多问了句,“二姐姐现在孙家过得可还好?”

贾母叹道:“说起二丫头,也是多亏了侧福晋,她老子是个没羞没臊的,还要侧福晋给出那二万两银子……”

黛玉淡笑道:“我还不知道大舅舅吗,那二万两银子就当是我这个做外甥女的给大舅舅的孝顺好了,总不能眼看着二姐姐嫁过去就被人瞧不起。”

贾母说:“亏得侧福晋给的那二万两银子,二丫头在孙家到底没受什么刻薄。”

应该说迎春不止是没受什么刻薄,反而是过得很好。

贾家的请款孙绍祖如何不知道?迎春那二万两银子的来历只要一查就能查明白。二万两银子可不是二百两!黛玉能给二万两银子做添妆,可见和迎春的感情是非同一般的好!至少在孙绍祖的理解来说是这样的。

于是,脑补出一幅黛玉和迎春比同胞姐妹还亲密的关系后,孙家对迎春就差没供起来了。特别是在黛玉度过这次的生产危机之后,孙绍祖对迎春就俯首帖耳、百依百顺了。

黛玉眨眨眼,竟没想到她的两个儿子还有这样的作用!这么说来,迎春原本悲惨的结局很有可能就这样被她给改变了?

黛玉吁了一口气,她已经给迎春打好了底子,只希望迎春自己能够争气一些,趁着这时候把自己的地位巩固了。

贾母说:“现如今,奴才就担心四丫头了。”

黛玉沉吟片刻,说:“四妹妹的亲事也不急于一时,这样吧,现在凤姐姐身体也大好了,所幸让四妹妹陪我住上几日。过几天我要带着两个孩子进宫给皇阿玛还有皇祖母请安,到时候四妹妹也和我一同进宫走一遭,要是有机会,还可以去见见贤嫔娘娘和三妹妹。”

贾母顿时喜出望外,她知道,让惜春去见元春和探春不过是个借口罢了,最重要的还是见太后娘娘!只要惜春能入了太后娘娘的眼,能得太后娘娘一句好话,那以后的亲事就是别人上门来求了!

贾母一点也不怀疑黛玉有那个本事让太后开口,要知道黛玉所出的双胞胎的长子可是酷似太皇太后,是太皇太后的转世!太后娘娘同太皇太后的感情,别说是让她说一句惜春的好话了,就是直接求她指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好在贾母还有一些清明,知道有些事情过犹不及,这才强自按捺下了心里的蠢动。

解决了惜春的婚事,贾母迟疑道:“侧福晋,宝玉如今年纪也大了,然而这亲事还吃吃没有定下来……”

黛玉挑眉道:“怎么这么些年外祖母还没给二表哥挑好媳妇人选吗?”

贾母叹道:“奴才倒是看中过几个,可是老二媳妇却看不上眼,而她挑的几个人选奴才又觉得太过小家子气,这不就把宝玉给耽误了吗?”

黛玉点点头,宝玉如今年近弱冠,按照这个时代的成亲年纪来看,确实是有些晚了。“那外祖母您看中的是哪家的姑娘?二舅母看上的又是哪家的小姐?”

贾母说了两个名字,闻嬷嬷就立即小声的道:“马大人是户部员外郎,这位二小姐虽然是庶出,却是从小就死了娘的,是由马大人的嫡妻自小养在身边,马夫人膝下只有两位公子,没有小姐,对这位二小姐也是很疼爱的。”

“周家是皇商世家,这也是位二小姐,乃是嫡出,上面还有一位同胞所出的长姐,如今在九阿哥府上做妾。”

一说起这事贾母就头痛不已,好好的官宦人家的女子不娶,偏要选那商户之女。她当初就不该把王氏娶进门,那眼光就只能看到眼皮子底下那三寸的距离,再远一点就看不着了。

那周氏虽然有位同胞姐姐在九爷府上伺候,到底只是个卑微的侍妾,连个正经名分都没有,不过是因着这点关系,家里在皇商的路子上捞了不少钱。可是这自古民不与官斗,再有钱在权势面前也得飞灰湮灭!

偏王氏还觉得有九爷罩着不会有问题,也不想想不过是个卑微的侍妾,又哪里能影响到九爷?更何况,如今八爷可是被皇上斥责的,九爷跟着八爷厮混,这前程也不怎么看好。

倒是那马氏,不仅家里是官宦人家,虽是庶女却也相当于嫡女。更何况马大人是在户部做事,也就是在雍亲王也手下当差,如今黛玉在雍亲王府的地位非常的稳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