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 (第1/4页)

待到公主走了,卫老爷的眼睛瞪得铜钹般大,伸手一指自家儿子,猛地大喝一声:“孽种!你给我说说清楚,那公主是真的愿意嫁你?”

若是旁人,先剁了指着他的手指再说话,奈何此时是父亲大人,卫冷侯便是饮了一口茶后,淡淡说道:“这是自然,难不成儿子还会强娶公主不成?今儿是初见二老,公主难免脸薄羞涩,待到了日后父亲母亲就会发现,公主的性子活泼乖巧,最是惹人疼爱,一定与二老相处和睦,决不是出现前朝公主不修妇德,豪侈骄纵的情况……”

其实卫冷侯说的这些,的确是卫老爷先前担忧的,自己身为商贾之家,却要这样尊贵的公主做儿媳,难免彼此都是有些不自在。公主下嫁岂不是悲剧一桩?他卫家几代经商,秉承祖训,从来不显山露水,更是不会起了攀附权贵门第的贪念,其实娶了若琳那样知根知底的小家碧玉最是稳妥恰当。

可是方才一路看下来,他倒是有些心疼那一直看着儿子眼色的小公主。娇滴滴的可人模样本该是在父母膝下承宠。可是这般年纪,却是无了父王母妃的庇佑,那个天子哥哥大约被儿子挟制,估计也是不行的。自家的逆子是五岁便逛了青楼,品性亏损,若是那不定性的儿子一朝厌烦了,堂堂公主竟是娘家就没了半个撑腰说话的。

奈何这大儿子无心继承家业,反而醉心于权术,更是在大魏天下翻云覆雨。隐隐是有称帝的野心。早在多年前,卫老爷发现胳膊粗的棍棒击打在儿子身上,也只落得棍棒尽断的下场,那逆子却是一副不痛不痒的德行。小时没有教好,长大了就打不动了。偏偏这样的混账还甚得人心,到处都是对当朝定国侯歌功颂德的无知小民,压根不知这定国侯内里的德行。

身在行馆总是不好教育儿子。卫氏夫妻便是起身准备告辞后。临行时,卫夫人又是不放心地叮嘱了儿子想着如何解决这若珊表妹的问题。

进了马车时,卫夫人将老爷一副闷闷不乐的表情,便是一阵宽慰:“那公主看起来倒是乖巧……就是不知道回去该如何同妹妹讲啊。便是什么也不说,倒像是我们卫家贪图富贵,摒弃了落难的亲戚,更何况若珊的名节……”

卫老爷忍不住气闷:“他捅的篓子,就叫他自己收拾干净,大不了我们卫氏家谱里除了他堂堂定国侯的名姓,只当这逆子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我们卫家高攀不起!”

既然家人都在平阳古城,太傅便想着要多逗留几日。平阳虽然入了深秋,可是古城风貌在飒爽的秋风里倒是更显得古朴素雅。平阳城外的秋门山最美,入了秋满山的红叶,就算要入冬,红叶也没有落尽,倒是微微显露出“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的意境。

邵阳公主身子重不方便出门,太傅便邀了自家兄弟卫云志,带着聂清麟一通去游秋门山。山上流淌着山泉,一路蜿蜒到了半山形成一泊清湖,碧波荡漾,两崖燃着红霞的彩山倒映,若是摇桨划船,倒是也其乐无穷。

当地官员逢迎太傅。特意备下了精致的画舫,方正的船体雕梁画栋,便是刮风下雨也是稳稳浮在湖中,倒是免了太傅晕船之忧。太傅此间朋友倒是有几个,便也发了邀请函,一同游山玩水畅饮一番。

只是与卫云志一同前来的还有表妹若珊,下了小轿后带着两个婢女怯怯地立在二表哥的身后。

见大哥脸色微沉,卫云志连忙小声说道:“是母亲和柳姨妈的意思,大哥您倒是逍遥,这几日庄院里已经被姨妈的泪水淹得底儿透,总是要您撂下句话才好啊!”

卫冷侯冷冷瞥了家弟一眼便不再言语。

原来那卫夫人回府后便找了妹妹,将见了公主的情形如实说了出来。柳姨妈顿时哭湿了三条手帕,只说自己命苦,被夫家抛弃不算,女儿被玉郎轻薄时又是被人撞破了,若是玉郎不要,将来如何许配他人?

卫夫人到底是对妹妹心怀愧疚,想着见那永安公主也是顶和气的,瞧着那意思也是畏惧着儿子,倒是没有成为悍妇的资本,想着儿子府里原来便有了妾室,那公主应该生不出什么嫉妒心来。于是便问柳姨妈,若是打定主意要嫁玉郎,可就是个妾室,那若珊可是愿意?

柳姨妈心知肚明,那卫郎才是现在大魏的当家一把手,现在是妾室,将来却是贵妃娘娘,何等的尊贵,若是别的世家贵女也不一定有这等的福分,听姐姐这么一说便是止住了眼泪,连忙应下,只说若珊心里只有表哥,便是在屈居公主之下,受些委屈也是心甘情愿。

于是便趁着他们兄弟出游之际,带上若珊一同前去。柳姨妈临行时,小心提点了自己的女儿,要在公主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