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至少在陈奶奶家重新整理的菜园子长好之前,得让郑雯雯这个孕妇营养均衡一些。

陈奶奶以前也跟桑田的姨奶奶一块儿在院子里侍弄过菜园子,所以院子里的地没有铺水泥。

但他们两家是一样大的院子,房屋占地大小却不同,自然陈奶奶家剩下的空地要小上许多,将来就算菜园子种起来怕也不够这四口人吃。

不过就算这样也比村里大多数人家好些,因为规划的关系好些人家院子里的地都铺了水泥地面,看着敞亮干净,却是没办法利用了。

这段时间田里粮食也熟了,村里开始忙着收获,但如同桑田所料的,反而是地少的人家庄稼照料得足,收成还算过得去。那些地多又不愿意放弃一部分,指望着能早点下雨的人家希望就彻底破灭了。

可以说这一次收获是整个村子命运的转折,在此之前就算日子过得再怎么匮乏,总还算能满足温饱的。

然而这一次一部分收成特别差的人家一下子就要面临断粮的威胁,虽然不是马上就没得吃,但收上来的粮食不够一家人一年口粮的话,迟早只能饿肚子。

在这种压力的逼迫之下,村里一些人开始考虑上山了。

靠山吃山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地震之后山里的地质不稳,好几处都裂了缝山坡也塌了。这还是看得见的地方,那些注意不到的细缝不知道有多少,指不定人踩上去会不会就陷进去了。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人愿意上山冒险的,之前家里没肉时卓禹想山上去打猎桑田也没让。

但现在既然已经到了为了口粮着急的时候,自然有人按耐不住,难道守着这么坐大山却要在山下活活饿死不成。

一时间村里都在讨论这件事,反而是村里唯一一户养猪的先急了。

第二一章

养猪不比养鸡,养个老母鸡起码还能下蛋,好歹是不愁卖。

小公鸡就算难卖点,至少也个头小,卖出去一只是一只,谁家没有个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呢。先不说怀孕这种少数情况,只要家里有孩子,那还不是就算从自己嘴里省着粮食也想给孩子吃点吗。

但养猪的就不一样了,一头猪几百斤,一旦宰了卖不出去,没有冰箱那就得烂掉。

这几天养猪户的嘴上那都一嘴的泡,眼见再耗下去根本就喂不起了,这时候再不卖,万一上山的村民真的能打到猎物回来,那他的猪就彻底卖不出去了。

所以他也只能狠下心来把几头猪全宰了卖,不管卖出去多少总比白养着猪一直往里头搭食强。

于是他在村里四处走动宣传了好几天,价格完全是贱卖了也没卖出去一半。

——毕竟猪肉就算再便宜,便宜到跟粮食一比一,那换回去也就只能吃上几天。

这么热的天,粮食能放,肉可放不了。

桑田家倒是没这个顾虑,但是买太多也招人怀疑,四个人只能默默地看着那些卖不出去的肉心急。

不过就算是这样他们也是全村买得最多的,杀猪那天好多人都围在养猪户家院子外面等着好趁新鲜赶紧拎回家,一瞧见桑田家居然买了那么多,立刻就有人语重心长地教育他们,说的好听点的是:“哎呦,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会过日子啊,家里的粮食可不是这种造法的,这吃了上顿不管下顿怎么行啊!”

那些趁着七嘴八舌说着难听话的也是有的,当然也有人就等着看他们买多了吃不完,回去肉都臭了才好笑呢。

桑田自然是不会理会他们的,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看,这是蔡婆子的孙女”“看,这是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她甚至不是蔡婆子的亲孙女,这个姨奶奶和侄孙女的关系也像是很有门道,甚至有人说她是蔡婆子那个鬼婆拐来继承衣钵的孩子。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桑田又怎么会去理会别人的闲话,只是看起来一直都在保护她不受村民骚扰的“蔡婆子效应”已经随着姨奶奶去世的时间渐长而变淡了。

他们不止在背后嘀咕,已经开始当面教育了。

跟她一起来提肉的孟蘭就比较沉不住气,大步走开之后就抱怨着:“好烦啊,那么爱管别人家闲事干嘛!他们自己又不买,又没抢了他们的肉,管人家买多少!”

而卓禹默默地看看桑田,作为同样从来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做什么的人,他倒还比较理解桑田。

今天罗千浩是在田里浇水的,别人家的粮食都在收获了,他们家的可是才刚刚种下没多久。

不过想着今天是买肉的日子,他也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