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郭德妃,不,现在是太妃了,看着坐在上面的刘海月,心里百感交集。

她从入宫伊始,就没得到过皇帝的宠爱,因为生有一个儿子,加上家族势力的缘故,皇帝倒也没有冷落她,只是她心里很明白,皇帝不可能让一个母家势力庞大的女人当上皇后的,所以她很早就绝了那份心思,即便娘家的人频频暗示催促她要为了儿子去争,她也无动于衷。后来儿子被害死,更是让娘家的人也不得不死心。

于是她开始冷眼旁观,看着宫里头一个又一个的新人来,被皇帝看中,被三千宠爱,看着她们一个又一个自己作死,自作聪明,最后落得幽禁冷宫,又或连性命都丢掉的下场。

只有刘海月,这个聪明的女子,她从头到尾都没有主动去争什么,反倒是皇帝一次次把东西送到她面前。

枉费卫氏和于氏等人先入宫那么多年,却不懂得这个道理,不争是争,争是不争,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鹬蚌相争,刘海月才是最后的大赢家。

郭德妃默默地笑了一下。

不过她已经满足了,失去了儿子,原本以为这一生要孤独终老,没想到上天还能赐给她一个女儿,如今四公主赵琳琅就是她的命根子,有了这个女儿,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就趋于圆满了。

当上太后,未必也就真的万事如意,如今臣强主弱,诸国虎视眈眈,只怕这位刘太后,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去烦心。

“郭姐姐觉得如何?”刘海月的声音响起。

郭德妃回过神,不好意思地一笑:“我刚刚走神了,娘娘可否将话重说一遍?”

国丧之后,大家都被累得萎靡不振,跪哭,持斋,许多人被折磨得瘦了整整一大圈,郭德妃也不例外,是以刘海月并不生气,只是又把话重复了一遍:“如今皇上年纪还小,用不着那么多宫人,选秀之事也可暂缓,如今后宫女子,大多是先帝还在时选进来的。除却那些已有圣眷和子女的,我想将宫女裁减一些,将无子无宠的宫妃送还家中与家人团聚,至于郭姐姐这等有子女的,等子女成婚前往封地之后,可随同前往,郭姐姐以为如何?”

郭德妃一愣,随即大喜,能够跟着女儿去封地享福,朝夕相处,当然好过在后宫里终老。“太后娘娘仁慈,我可要代后宫姐妹拜谢您的大恩大德!”

她如今已是太妃,皇帝也死了,再以妾自称并不合适,加上两人关系不一般,刘海月便许她和姜太妃都可以自称我。

是的,姜佳儿原本应该是太嫔的位份,刘海月格外开恩,将她拔擢到太妃,虽说没了男人,但是位份不一样,在宫中受到的尊重和得到的份例也是不一样的。

姜太妃也起身跟着郭太妃缓缓拜下:“能够与家人团聚,想必那些宫女子心中高兴得很。”

可不是,无子无宠,皇帝又死了,就意味着将来没有出头之日,现在知道还能回家,可不得高兴坏了,这在大梁开国以来是没有先例的,现在刘太后下了这道命令,可谓皆大欢喜。

刘海月笑了笑:“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当初进宫,不少人都是身不由己,能够放还她们回去共享天伦,让后宫少一点怨气,也是功德一桩。”

身份不一样,说的话也不一样,这话她说得,郭姜二人却说不得。

姜太妃笑道:“可不是,不过我可还想在宫里跟娘娘多做几年姐妹,娘娘可不许撵我!”

现在诸皇子皇女都未成年,就算要跟随子女前往封地,起码也得再过个好几年,在此之前,她们自然还是要待在宫里的,故而有此一说。

“你们愿意跟我多作伴几年,我自然是高兴的,与荣和琳琅都是我看着长大的,我还要给他们挑可心的王妃和驸马呢,到时候我们三个可得睁大眼睛帮他们挑好了!”

国丧期间不宜饮酒设宴作乐,三人便坐在殿中说笑,少顷,翠雀进来禀报:“娘娘,三位阁老求见。”

郭太妃和姜太妃对视一眼,起身道:“娘娘,如此我们就先告退了。”

刘海月点点头,也没再留她们,“去吧,晚些我再找你们一道用晚膳。”

郭太妃二人一走,蒋仲庸等三人就在翠雀的引领下进来了。

“三位阁老联袂前来,可是有何要紧之事?”等三人行礼事毕,刘海月便问。

“打扰太后娘娘,惶恐之至,臣等前来,确有两件事需要娘娘拿个主意。”蒋仲庸作为首辅,自然是代表三人开口。

刘海月如今并没有垂帘听政,但蒋仲庸三人都不是权臣的料子,皇子年纪幼小,他们遇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