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十几位经销商划成了泾渭分明的新、老两派,双方吵吵嚷嚷,争执不下。

孙素珍和胡老板这边的老派仅有他们两人。立时显得势单力孤。而强子因为美男计事件的嫌疑,也不方便在这个场合出现。

“大伙儿心平气和一点儿,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样吧,咱们还按照原先配额的比例进行新产品的分配。这是最公平的,大伙儿说咋样儿?”胡老板眼珠儿一转,提出一个貌似说得过去的方案。

“老胡的这个法子好,我觉得挺公平的,大伙儿也不用再费脑子了。”孙素珍立即表示拥护。

按照原先的比例,那当然还是他们两家拿得最多,完全可以接受。

“那是你们两家不用再费脑子了吧,这小算盘倒是打得滴溜溜儿转,把我们大家伙儿当傻小子耍着玩儿哪。岁数也不小了,积点儿德成不?”春兰路上的李老板闻言,顿时怒火中烧。头一个跳出来反对。

他加入得最晚,直到现在每天的配额只有可怜的四十张饼子,每天看到别人七、八十甚至上百张的进货,哗哗地挣票子,心里就像猫抓一样难受。好不容易熬到口福多增产,正想指着这个翻身,不想那胡孙两位老板却表现得如此的贪得无厌,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是怎么说话哪,谁不积德了?”饶是胡老板涵养再高,此时也沉不住气了。

“哎,要我说,咱们也别站在这儿瞎吵吵了,还影响张经理她们的工作。我提个建议,最简单的法子,就是这新出来的饼子,大伙儿平均分配,谁也别多吃多占,不就结了。”宏光大街一号棚亭的金老板出面打圆场,提出新的方案。

这个办法显然比胡老板刚才的那个好得多,于是相当一部分人表示赞同。

但分歧也不小,胡老板认为这是又回到了吃大锅饭的年代,打压劳动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开拓创新。

而李老板则觉得这样分到自己手上也没有多少,贫富差距依旧巨大,完全不能满足。所以他坚持要优先照顾原先配额低的经销商,比如自己。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总不能肥的肥死,饿的饿死吧。要平均也行,那就连带着前面的配额一块儿平均,他举双手双脚拥护。

结果又是一通儿吵闹,谁也无法说服全部的人。

张凤兰蹙着眉头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的闹腾,心里实在犯了难。

外面这些人都是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身,按说应该是同病相怜的,平时互相之间也都还表现得和和气气。没想到面临利益分配问题,竟然也闹得不可开交,还真是超出了事前的估计。

虽说自己现在做出任何决定,迫于压力,也能强制执行下去。但这配额一旦定下来,就得长期实行,让部分人长时间心存怨气不平衡,总不是什么好事。

那该怎么办呢?这一碗水还真不好端平啊。

对了,能让所有人心平气和接受的,只有唯一的一个办法,那就是抓阄。大家各凭运气,各安天命,最多抱怨老天爷去,那总比抱怨自己要强得多。

别说这里,就连政府分配保障房的时候,僧多粥少,为示公平,也往往采取抓阄摇号的方式。

想到这里,她站起身推门而出。

见到张经理出现了,院子中的人们立刻停止争吵,一双双眼睛都盯向她的脸。

张凤兰随即公布解决方案,她把新增的七百张千层饼分成十几份儿,每份儿从三十张到六十张不等,大家靠手气抓阄决定。

往后如果口福多再增产,也照此办理。

这个方案一出,众人琢磨议论了一阵,觉得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于是便纷纷同意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 竹楼设计方案出炉

() 江逸晨饶有兴致地观赏苏晓佳最新出炉的设计作品。

只见图中的竹楼临水而立,依山而筑,分为上下两层,是那种传统的半干栏式建筑,也称吊脚楼。

其特点是上层的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下方靠柱子支撑。

整体建筑呈南北向分布,屋顶是人字形,上面覆盖茅草,朝外的有绕楼的曲廊,南侧的晒台连接着上下楼梯。除了梁、柱之外,墙壁、曲廊护栏、楼梯扶手都用竹子材料,图上特意画出了竹节的特征。

也许是考虑到人手和工艺的问题,竹楼的造型古朴简洁,没有更多的花式。但正因为如此,再加上竹子天然的材质,下层柱体附近种植的青竹和芭蕉,整体建筑与山势配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