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 (第1/4页)

晚餐的时候,廖老头儿非要留江逸晨吃饭,当然前提是得帮着打下手。面对如此热情,后者也只好却之不恭了。

两道主菜,一道是蒜蓉蒸海蛎,一道是茄汁鲅鱼。

剩下的食材,三分之二的海蛎子和一条鲅鱼,连同铁桶里的海水一块儿倒入厨房的大铝盆中存放。那海水里面含有空间冰,这样再兑上一部分自来水,活一个星期都没有问题。

两道主菜的原料本就新鲜,又使用了部分特种调料,再加上廖老头儿的手艺,鲜美可口自然不在话下。

廖老头儿坐在小餐桌旁,一口小酒一口菜,眯起眼睛,山羊胡子不住翘动,一副陶然享受的模样。

这江小子带来的东西就是地道,跟上星期自己从农贸市场水产摊子上买来的货色一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几杯酒下肚,廖老头儿兴致颇高。他又问起了江逸晨最近在忙啥,还有上次要的果树苗弄到哪儿栽种去了。

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江逸晨随即告诉他,自己和朋友一块儿承包了一座岛屿,面积有六百多亩,准备在上面发展农业和养殖业。吴经理运来的那些果树苗也弄上岛找地方种下了。

廖老头儿对此倒是很有些吃惊,没想到面前这小子的创业动作还挺大,真是与众不同啊。不过现在是多元化的经济社会,走什么路子的都有,也不足为奇。

于是他又与江逸晨聊起了果树经,这可是他的老本行,后者自然得洗耳恭听。

一老一少边吃边喝边聊,倒也其乐融融,直到弯月挂上了夜空。(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 观赏大砗磲成品

红绒盖布撩开,一件宛如巨大白菊花的摆件显露出来,令人炫目。

江逸晨不禁深吸一口气,这还是那只大砗磲吗,差点儿快认不出来了。

他往前走了两步,仔细观瞧,白如玉的细腻质地,优美极富韵律感的波浪曲线,外壳表面灵动的沟纹,饱含蓬勃的活力与生机,果然还保留着那只大砗磲的影子。

待他静下心来,总算看出了一些门道儿。

“珠缘阁”的设计师和工匠果然是高手,在遵循原材料的天然造型和肌理变化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二次创作和加工修饰。

首先是去芜存菁,将砗磲壳内外的杂物精心去除,然后是修补缺损,再者就是进行人工雕饰,这一步是最考究设计功力的。

比如说,壳子后部表面位置,记得原先的沟纹较浅,有的从前面过来时粗细变化突兀,有的纹线到后面没有过渡就直接断掉,显得很生硬。

可目前经过雕饰后,一些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一条条沟纹,顺势展开、回旋,深浅、粗细变化,连贯顺畅,令人感觉愉悦无比。而工艺也非常老道,使这一切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仿佛它原先就应该是这样。

现在的工艺品界走两个极端,头一个是将物件搞得花里胡哨、繁复无比,以炫耀工艺水平为荣,掩盖了原材料的本身的属性。

另一种则恰恰相反,打着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旗号。材料拿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最多就把表面污渍、附着物简单处理一下就算完事儿。这一派的看法虽然并非主流,但信者也不少。

江逸晨与苏晓佳对此也做过交流,认为以上两种都不可取,前者不用多说,即便是颇具迷惑力的后者,其实也大有问题。

自然界出产的东西,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受到各种影响,总是带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憾。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发现美和提炼美的过程。其实这道理与那条“xx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感。

大砗磲摆件并没有直接放在地上。下面还有一个深红木色的长木几,搭配得也很合适。

“太美了,简直超出了我的预想。”江逸晨改换不同的角度欣赏着,同时感叹地做出评价。

苏晓佳的神情也激动起来。眼含星光。频频点头表示认同。

她拿过一个本子。在上面简单地写了一些文字,再配合手势与对方交谈。因江逸晨对手语并不十分精通,所以这也成为他们之间最常用的交流方式。

苏晓佳说。大砗磲在珠缘阁后院加工作坊的时候,才做了一半,就已经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尤其是李经理和那位设计师,几乎天天过来看,还不时摇头晃脑,赞叹连连。

完工的时候,李经理专门找她谈了一下,说店里想出价七十万将大砗磲成品买下。但她当时直接就拒绝了,其实也没有想出什么具体的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