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部分 (第1/4页)

公司拨款几十亿,然后由领导的心腹,或者是亲朋好友担当领导,来领导小组,美其名曰纵览全局。

可是这帮人拿了钱都去干些啥?要么是花钱去出国考察,要么就是美其名曰的去搞扩过谈判,最后什么结果都没谈下来。

最后上面要出成绩了,就急眼了,干脆不和德国人打招呼。就偷偷的用了人家的技术。结果怎么样?

东西才一交上去。就被德国人发现了,然后回头一顿狠k,最后上面领导发话,一句决策失误,就轻飘飘的掩盖了过去,最后官照当,舞照跳,什么都不耽误。

这就是让老梁和他的团队最心灰意冷的地方。要不然也不会当初杨荣一张口,他们就直接跳槽来到晨华汽车了。

说实话,一个多月以前,李逸帆和梁启明说,让他放心,他会帮忙从国外搞资料的时候,梁启明不过当他是在放嘴炮而已。

想从国外搞资料回来,哪有那么容易?

首先就说这专利的问题,你要是把他当回事,这玩意就能够吓唬住很多人。想要从国外高技术,你得大把的掏银子。最后还不一定能够搞到好东西。

可是如果你不把他当回事,也就是那么回事。

你看看后来居上的日本和韩国车企,在起步的时候,不也一样是面对德国和美国人的技术封锁,最后不也是靠模仿起家的?

但是他们模仿起家了之后,你看德国人和美国人追究他们抄袭专利什么的问题了吗?

没有,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家把技术吃透了,你想从别的地方卡人家的脖子,你卡不住。

你说他偷了你的专利,你可以去告他,可是这样的官司如果真的打起来,绝对及时扯皮,每个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是不会出结果的,甚至打上十来年都有可能。

那你怎么办?无非就是从一些零部件采购上,卡脖子。

比如如果大众觉得byd剽窃了他们的技术,那么他们就可以从其他给byd供货的供货商那边下功夫。

比如变速器的机体壳,如果你byd做不出来,他就可以让供货商给你断货,毕竟他们是这个行业里的大佬,一句话可以决定很多供货商将来的订单。

可是如果你连变速箱外壳都可以自己做,他想卡爆你的脖子,都没处下手,打官司又耗时耗力,还不一定能有结果,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这就是老梁说理解的外国的技术垄断的破除方法,就看你的领导够不够给力,有没有胆量。

之前他还认为李逸帆和自己说的那些,就是为了安抚自己,胡吹大气而已,可是现在看到李逸帆拿回来的这些资料,他绝对不在这样想了。

这个老板,别看年轻,但是绝对是胆魄惊人啊!

“这个你就别管了,老梁,东西资料全都给你了,人手到时候我也可以给你在找来一些。不过丑话我说在前头,这些东西,我搞来可不是那么容易,所以所有人必须要严格遵守保密条例,所有能够接触这些资料的人,都必须签订保密协议,就算到时候跳槽,几年之内都不能在从事这个行业,而且谁要是把这些资料泄密出去,那我实话告诉你,后果自负。”

李逸帆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国内的很多企业都非常擅长搞这一套,搞不来国外的技术,但是搞国内同行的技术,他们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再加上国内根本就不尊重什么专利保护,所以很多国内的私企不喜欢搞研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那后来的三耳重工,和某央企,为什么斗得不可开交,还不是因为两边在技术泄密方面,都使用了不少的非常规手段?

说实话,真的很龌龊!

不过李逸帆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一向是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要是有人把占便宜的想法,打到他的头上,那最后的结局。。。

梁启明听了李逸帆的话,在一看他的神色,再想想这段时间一来,听说过的关于这位小老板的传说,立马是菊花一紧。

“李总,你就放心吧,我以前就是干这个的,绝对知道保密条例。”

“好了,不打搅你了,你们就继续搞研究吧,东西我给你们送来了,剩下的我可就等待着你们早点出结果喽。”

李逸帆笑眯眯的拍了拍老梁的肩膀,老梁这时候都巴不得他早点走呢。

“你就放心吧李总,两年之内,我保证能让你看到咱们自己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

第二天晚上,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