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1/4页)

一个公蟋蟀往往要配多只母蟋蟀。

扑捉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果是在石头下面,就要尽量清理开石头周围的杂草,防止蟋蟀跳到草丛里面。掀开石头时,要一次性掀开,不要掀一下又放下,那样有可能把蟋蟀碾压致死致残。

在砖石缝里的,就只好用引诱的办法,折一根茅草,劈开叉,掐去上面的分叉,形成一个毛刷子,然后将小刷子伸进蟋蟀洞里,*蟋蟀。不一会,蟋蟀就被斗怒了,裂开牙板,双须竖直,翅膀开合,嘟嘟嘟鸣叫着,追赶着毛刷子就出来了。至于地面上的小孔里面的,舒朗也有绝招。就是有点不雅,朝里面撒尿。蟋蟀也受不了这样的味道,**的爬出洞来。

见到蟋蟀,舒朗有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看个头大小,看蟋蟀头是什么颜色的。个头小的不要,红头和黑头的是首选,肢体残缺的的不要,全须全叉的是首选。

选准了目标开始扑捉。其实看舒朗的动作哪里是扑捉,更准确的说是捧捉。双手捧成碗的形状,准确迅速的将蟋蟀包围起来,等蟋蟀爬到手里,双手合拢,然后用事先叠好的专门装蟋蟀的纸袋,对准虎口,让蟋蟀爬进纸袋里。

捉蟋蟀告一段落。

捉蟋蟀的目的在于斗蟋蟀。

将空罐头盒子的底层放入少许土,压实后,将两只蟋蟀放入,用方才做成的毛刷子,逗引蟋蟀上了脾气,俩小家伙就拼死搏击起来。最终的结果肯定是有一只失败的,失败者被胜利者追赶着沿着罐头盒周边连窜带跳的逃窜,还有不幸的被咬掉一只大腿,也有的直接被甩出罐头盒。

对于输了的蟋蟀,舒朗也有拯救的招数。放在手心里,另一只手锤击手腕,手心里的蟋蟀就被上上下下抛起落下,用舒朗的话叫做“罚蛐蛐”。

被罚的蛐蛐,可能是晕了头,重新放回罐头盒里,披挂上阵后,出奇的凶猛,往往会反败为胜。

对那些不守规矩的蟋蟀,舒朗也会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比如有的蟋蟀,不与对方正面对抗,返身先踢对方一下,对方靠近,又来一下。对这样的,舒朗往往处以死刑。

斗蟋蟀斗出了童趣,什么也忘了似的。这就引起了大狗的不满,趁舒朗不在意,它对着罐头盒子哼一下鼻子,就把所有的蟋蟀喷的毫无踪迹了。

蟋蟀只是好玩,大狗才真的有用。

等到了身边的粮食用的差不多了,他与大狗就又启程了。

走到平坦的路面上,舒朗就把带轮子的大包绑在大狗身上,与大狗赛跑。每次大狗都汪汪叫,表示抗议,舒朗就蹲下身与大狗好好地说会话,哄着骗大狗与他跑。后来大狗也就习惯了这样的压迫,拉着大包,悠闲自得的样子。

………【第五十七回 寻找迷失的方向】………

人类走入文明社会后,就存在一个这样的社会群体,被先哲们称为“小人”的群体。“难养”的小人,其准确定义是什么?怕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他是个时代性的概念。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个男人独享的概念,(女人叫泼妇或女强人)何为小人?以“傻子”的角度看,他们是这样做的一些人:

人性面前:虚情假意;工于心计;小肚鸡肠;怂恿他人;毁人自喜;上楼拆梯;过河断桥。

言语面前:道听途说;流言蜚语;添油加醋;造谣生事;巧言令色;诋毁他人;怨天尤人。

伦理面前:欺压妇幼;谩骂老少;算计友人;蒙骗家人。

道理面前:信口雌黄;无理纠缠;歪理耍赖;言过其实;哗众取宠;自以为是。

财富面前:叫苦连连;歪道骗取;嗜财如命;守财如根;吝啬贪婪;恨人超越。

女色面前:恬不知耻;嫉妒满腹;纠缠不止;不自量力;自作多情。

弱势面前:目中无人;趾高气扬;肆意妄为;毫无怜悯;毫无捐助。

剥下小人的外衣赤。裸裸的身体上,没有名节,只有物欲;没有气节,只有贪欲;没有公德,只有自我;没有志向,只有自负;没有自尊,只有得意;没有自爱,只有乞求;没有气度,只有狭隘;没有胆略,只有鼠目。

与智人比,虽工于心机,永无事业;交际虽广,却无朋友。与君子比,一个坦荡荡,一个常戚戚;一个担道义,一个守自我。与凡人比,自我膨胀,彰显智慧;蝇头小利,沾沾自喜;不露锋芒,善于隐藏。与恶人比,有恶心敢想,无恶胆敢为;恶有良心发现时,小无人道回归日。

小人,人人遇之而恨,却不能人人得而诛之。恶人可杀,小人不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