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

云子诺站在大殿中,仔细观察了一番百鸟祭祀台中的玉琮,听郁阳说了偏殿玉简所记载的情况,她有了一个猜测,“也许这对玉琮不只是钥匙的作用。”

又指着灵气流转的玉琮,让郁阳与熊胤天看向内侧,上面的神人纹与风纹显得更加逼真了,像是要活过来一样。

“钥匙只是它的一种用途。这样的祭祀台,远远不只是空间转接点的作用那样简单,更像是将天地灵气不断凝聚压缩在这玉琮里。

在充作钥匙的同时,玉琮也不断被净化,汇集了更多的阴阳之力。恐怕在一定情况下,当它的灵力足够充裕时,就能扭转时空,破开空间与法则的制约。”

郁阳听了这番话,也端详起这对玉琮来。这么一说,它与玉简中的记载中似乎是有所不同,特别是在神人纹与凤纹的地方,与纪录中的神人与鸟的形象差距较大。

“难道是有人更换了这对钥匙?”郁阳猜测着又否定了,“不对,从阵法成形的那天,也就是宫殿建筑的那天,玉琮就在了。”

“是进化吧。”云子诺说,“关键在玉琮的神人纹与凤纹上,它们的变化最大,这对玉琮刚开始被使用的时候,并没有如此充裕的灵气。但是慢慢的,它被放在祭祀台中,与周遭大环境相呼应,阴阳相生,玉琮或者说玉琮内的灵物进化了。

这是一种可以主动进化的法器。曾经并非没有出现过,女娲造人用的息壤,伏羲的八卦皆是自身有灵的法器。只是后来都没人见过了。”

熊胤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你们说的,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那如果带走它们呢?”

“什么也不会改变,此处这些年来看上去好像一直没有改变,可是则不然。独阳不生,独阴不长,这里的幽冥之力也好,灵气保护层也好,在没有了修士将灵石投入其中,使用这个转换阵,并同时为它加固后,其实已经逐渐减弱了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我能顺利度过沼泽地的原因。这对玉琮已经不能在这里再获得什么了,它们的灵力没有增加,只因为这里是洪荒遗留处的原因,使得它们显得更加灵动而已。”

云子诺看向宫殿外的沼泽,又更向远方的森林望去,不再关心玉琮的问题,就算这里能让玉琮拥有更多的灵气,他们也是要带走这个东西的,因为留在此处,说不定下次就进不来,找不到了,而她总感觉以后这对玉琮能帮上忙。再说它真正的来龙去脉一时半刻也弄不清。

“还是先离开此处,到森林之外找出去的节点吧。”云子诺又问熊胤天,“良渚时期的地貌,学长清楚吗?如果按照常理推断,这片森林不大吧?”

“这里的森林的范围应该不大,要是按照一般的史料估算,我们用半天就能够走出去了。一般来说祭台的选址都是在距离村庄不远不近的地方,所以森林边上应该就是村庄。建在这个位置。近一步可以进林扑捉动物,退一步可以到河边捕鱼。大多的良渚村落都是如此。”熊胤天回答道。

三人准备离开这里,郁阳将偏殿中的遗物与玉琮都包裹了起来,现在不能用法术,也只好先背着,等出去了在放到储物袋中。三人来到了沼泽边上,郁阳也不管他与熊胤天两人共乘一艘独木舟会不会拥挤,马上拉着熊胤天就出发了。说什么他是不会让云子诺载熊胤天的。

作者有话要说:

☆、玉琮之秘(完)

果然当他们寻觅着走出了森林后,又走过一段灌木丛生之地,明显就能感到灵气由浓郁变淡了,应该是快要进入普通人的村庄聚集地。

周围的树木也变得只有松属类植物,和一些低等的蕨类植物。

“这种植物像是出现在良渚晚期的时候。”熊胤天感觉四周吹过的风说,对于眼下的环境有了更加精确的判断,到了这里之后好像又回到了普通人的世界,“这个植物出现的时候,我们推断良渚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开始发生了变化。气候变得凉而干燥,环境逐渐恶劣起来,给水稻的种植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良渚文化也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逐步衰退了。当然这也不是全部的原因。”

他们走进一个类似村庄的地方,有着三三两两草堆的屋子,有更多已经不见原型了。走进些看,地上有些石器的罐子,有的陶器已经摔破了。转了一圈,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这是一个被荒废的村子。和沼泽中保持原样的高台不同,这里已经不太能辨析出当年还有人类居住时期的样子了。不过是因为存在于特殊的时空断层中,减缓了风化的时间。

云子诺看了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