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伤 恨(十二)

第二天早上,秦远早早地就出了门。他要去公交车队取回他的照相机,还要准时赶到旅游集散中心和文莎莎会和。秦远已经不愿意为了节省几块钱而去等地铁和公交了,他要打车,他必需得挤时间。

秦远到了公交车队,除了部分司机和管调度的管理员外,大多人还没上班。他敲开了车队办公室的房门,一位烫着卷发、戴着眼镜的阿姨坐在屋内,不知道她在办公桌前正在写些什么。秦远上前几步,阿姨抬头看了看他:“干什么呀?”

“您好,我是前天晚上丢相机的那个人,昨天我打来电话咨询,他们告诉我说,今天上您这儿来取。”秦远很有礼貌地说道。

“还没上班了,你等一下子好吗?”阿姨没有抬头,继续在本儿上写着。

“哎呦,那得等多长时间啊?我一会儿还要赶到旅游集散中心去乌镇呢。您看能不能打电话给我问问啊,拜托您了。”秦远央求道。

这一次阿姨停下了笔。她没有和秦远说什么,而是拿起电话听筒,在键盘上按了几个数字,等待着电话那头的接听。

“喂。”好像是电话接通了,“阿拉这里来了一个小赤佬,说是有一台相机在我们这里,阿拉要和侬核对一下……”阿姨讲着秦远听不懂的上海话。秦远之前明白几句上海方言,他原以为“小赤佬”在上海人看来就是骂人的意思,他不明白,自己和眼前这位公交车队的大姐无冤无仇,她凭什么要骂他啊。秦远想和她理论几句,但是又一想,自己还要去找文莎莎,如果在这儿耽误太多的时间,很可能赶不上去乌镇的车子。而且人家毕竟心眼儿好,替自己找到了照相机,再去埋怨人家,也说不过去。算了,就让她骂几句吧,反正自己身上也掉不了几块儿肉,口袋里也少不了几块钱。秦远心很宽。

阿姨还在和电话那头的人讲着电话,时不时的还要大笑几声。秦远不明白她听到什么了而要放声大笑,或者说有什么好笑的事情,大家可以一起分享分享,不要只是在讲除上海人以外大家都听不懂的上海话,弄得所有人都莫名其妙。其实莫名其妙的只有秦远自己,因为屋内除了他以外,全部都是上海本地人,大家之间交流没有障碍。过了一会儿,阿姨放下了电话,她从写字台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儿。翻开并在上面记录一些东西。“过来在这里签个字。”阿姨叫道秦远。

秦远不敢怠慢,他走上前去,在本上恭恭敬敬地签上了他的名字。

“小伙子啊,你命真好。本来你那个相机放在座位上,都要被一位阿婆给拿走了,后来我们司机吴师傅看到了,帮你要了回来。他知道那个相机不是那阿婆的,特意给你留在车队了。”阿姨说着从角落里的一个储物柜内拿出了秦远丢的那台照相机。

“那吴师傅在哪儿了,我得好好谢谢他啊。”秦远说道。

“他出车了,要不你在这儿等他。”阿姨说。

“哦,那就算了吧,我还得赶时间了。等吴师傅回来,您好好的替我谢谢他,就说丢相机的那个‘小赤佬’来过了,他的大恩大德我永生难忘。”秦远接过了阿姨递到他手里的相机。

阿姨笑,也没有再说什么。她又回到了写字台前,写写画画起来。

“我走了,谢谢您啊。”秦远向阿姨道别。

“慢走啊……”阿姨回应道。

秦远拿上失而复得的照相机,又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八万人”,去找文莎莎。到了旅游集散中心,他一眼就看到了文莎莎站在一辆大巴车前,正在等待出游的旅客。

“够快的。相机要回来了?”文莎莎看到他以后,兴奋地说。

“呵呵,那是。还有座吗?我去买票。”秦远说道。

“给你留着了,你直接去售票中心就行了。找周阿姨,就说文莎莎的朋友。”

秦远跑到售票大厅,里面还有好多排队购票准备出去玩儿的游客。他凑到一个没有多少人问询的窗口前,敲了敲玻璃。柜台里面的一位大姐看着他。

“请问,周阿姨在吗?”秦远问。

“周姐,找你的。”柜台里面的大姐叫道。

这时,一位穿着藏蓝色套装的中年女性走了过来。她体态优雅,神情和蔼,就是脸上的化妆品摸得太厚,给人一种压抑感。秦远每次看到这种人,都觉得糟践那么多钱抹脸上干什么,摸得那个脸给“白无常”一样,脸色惨白惨白的,多吓人啊。有那些钱干点什么不好,非得花在买化妆品上,实际的效果一点儿也没有。他感觉女人天生都很容易上当受骗,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