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姐姐为我倒杯茶吧,我口渴的紧。”沈欢嗓子又干又疼,十分难受。

红菱应下,便出去倒了杯茶回来,青莲带着四个青衣小侍女随之进来,服侍沈欢洗漱。长这么大以来,沈欢还没见过这样的阵势,只能像个木偶,随她们摆弄。

一切收拾好后,红菱便领着沈欢走到中堂,在黑漆镶嵌大理石圆桌旁坐下。

此时,两个青衫小侍女,手捧着黑漆红鹤纹食盒进来,先后在桌子上摆上一对象牙箸,一套如玉温润的上等青瓷茶盏和餐具,随后,才将食盒中的四菜一汤一粥摆上。饭菜色香味儿俱全,精致诱人,早已五脏空空的沈欢暗自欢呼,颇有些急切的想要开动。

“姑娘先别急。”红菱为她盛了一碗色清味香的清汤:“饭前先喝汤,益养生,姑娘先喝些汤吧。”

沈欢没有说话,顺从的接过了汤,却不禁想起前世的母亲,她是南方人,煲得一手好汤,沈欢小时候经常喝汤,只是自从她六岁与祖父生活在一起后,便很少喝汤了。

不一会儿,沈欢便吃好了,因为身体不是太好,便没敢多吃。红菱倒了杯茶递与她,随后说到:“姑娘若是无聊,可到东边书房消遣,也可以到院中玩耍,只是最近府中事务繁忙,姑娘莫要跑到院外玩儿”

“欢儿晓得了,姐姐不必担心,我不会乱跑的。”

“姑娘客气,若还有其他要求,姑娘只管吩咐婢子就是。”

沈欢本想去书房看看,只是白天虽休息了,但身子还有些虚,刚吃完饭又想睡了,于是决定到院子中转转,也理清一下思路,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好好顺顺,再想想以后该怎么办。

由于天气严寒,青莲拿了一件貂皮被风,但沈欢心中膈应,她原来可是动物保护协会的半个会员,虽然不怎么招动物们的喜欢。但想了想,没有拒绝,乖乖的穿上了。

院中灯光明亮,月光皎洁,景色怡人。漫步其中,沈欢一个多月以来一直紧绷的精神有些放松,她知道自己潇洒肆意惯了,不是沉稳成熟的性子,却偏偏来到了礼法森严的古代,唯有每天不断警告自己,收敛性情,处处小心。跟着青染衣还好,并不拘束,但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总要多注意些,不一定要做到真的沉稳有度,起码也要磨练一下自己跳脱的性情。

前世,沈欢的母亲出自中医世家,自幼父母双亡,和叔父一起生活。后来在美国留学期间,认识了沈欢的父亲,两人不仅志同道合,而且情投意合,很快就在一起了。在沈欢六岁时,沈父沈母去非洲医疗援助,便将沈欢交给中国的祖父祖母抚养。谁知,由于非洲战乱,沈父沈母在一次救援中撤退不及时,丧生在了茫茫大漠。

祖父祖母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不已,祖母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祖父一夜白头,而沈欢似乎也在一夜之间长大了,懂事了很多。

说起来,沈家也算得上书香世家,只不过这个书香世家有些特殊。

第二章 初遇

沈家祖上以读书发家,后来因子弟不肖,读书不行,便将祖上积累的字画古董拿来贩卖,有一子弟便干脆做起书画生意。后来几代,沈家靠着经营书画又开始繁盛起来。宋朝鼎盛时期,民间收藏之风大炽,恰好这时,沈家出了一位惊艳才绝的临仿大师,日进斗金,沈家就从字画生意改作了临仿生意。说白了,就是伪造名人字画,再当真品卖出去。

按说,这种生意并不光明,甚至遭人不耻。但奈何沈家从此之后能人辈出,艺术造诣极高,临摹技能,临摹水平日益成熟,其临仿的作品不仅能够以假乱真,无人能够识破,其真作也能够登堂入室,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许多名人还赞誉沈家有"再造**"的禀赋本事,于是,沈家在业内渐渐成了领头羊,并发展了一套严密的出货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以至于辉煌了几个朝代,直到近代才没落。

到了祖父的父亲一代,正值中国社会风云际会,动荡激烈。太祖父放弃家族事业,一心追求民族传统艺术的革新发展,他生长在波涛壮阔惊涛海浪的时代中,历经沧桑变化,而且品德高尚,性格耿直近乎狷介。丰富的经历,高尚的品质,独特的性格,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使太祖父成为了名扬海内的一代大家,他为没落的中国文人画做出的贡献足以彪炳史册,令人叹服。

而祖父则是少年成名,天资绝伦。他学贯中西,继往开来,融合中西艺术精华,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流派,成为一代艺术大家,在世界上声名斐然。但沈欢的父亲却对艺术没有丝毫兴趣,还在祖父也从不强求,幸而遇到了天赋绝佳的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