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部分 (第1/4页)

明思轻轻笑了,语声也轻,“明思的仗持不是旁人,而是皇上您。”

荣安显然有些怔住,眸光微动后眉梢一挑,“朕怎不知何时给了你这般仗持?”

第六百九十三章 再过一关(二更——7/27洁曦掌门打赏和氏璧+更)

明思轻声道,“明思虽只见过两位帝王,却在典籍上看过无数帝王的生平。可无论是亲眼所见还是典籍所载,皇上都可谓是真正的明君。人有百种千种,聪明人也有千种百种,可明思以为这天下再无人比皇上更适合做一个皇上了。正因为如此,明思对皇上才会有敬而无惧。皇上胸怀天下,爱民如子,心胸广阔。明思敬重皇上。皇上所希望的盛世强邦,明思虽渺小不才,但也同皇上有同样的希冀。明思自是及不上皇上的心胸,处处同皇上都差之甚远。明思自知。可是,明思敬重敬慕于皇上,所以明思不会违逆皇上,更不会做出对皇上不敬,于大业有碍之事。明思非完人,也会犯些错。可明思相信只要明思一心为着皇上,皇上是不会为明思所犯的一些小错而生气。皇上说过,明思也一直翘首以盼,等着大胡成为真正的盛世强邦,等着大胡傲视天下傲视四海的那一日。明思不会做一丝一毫对大业有碍的事,正因为如此,明思心中无祟,在皇上这个明君面前,明思自不必惧怕。心中万千,惟有敬慕。”

荣安眼底闪过一丝若有若无笑意,垂帘复抬起,“你倒是巧舌如簧得紧。那朕问你,不做一丝一毫对大业有碍之事——那密信之事你又如何解释?”

明思表情中现出些无奈无辜,“皇上,那时明思还不识得皇上啊。哪里能知皇上竟是这般天下第一的明君?再者,明思那时还是大汉子民,以前旁人都将胡人说的野蛮可怕极了,明思自然也会害怕。此一时彼一时,再说,即便是明思写了那信,不是最后也未改变什么么?这倒说明皇上大统乃是天意。皇上的大业乃是天运所归。”

无疑,明思最后的两句话让荣安很是受用。

作为一个帝王,已是人间至尊。俯览众生,唯一仰视的便是那不可测的天意。

明思的那句“明君”固然让他暗自微喜,可这一句“天运所归”却是实打实的让他生出喜意。

“果真巧舌能道!”荣安似笑非笑,“既是如此,那日在偏殿为何又否认?”

明思咬了咬唇,笑意敛起。垂眸轻声,“那日若只皇上太子殿下在,明思定会据实以告,不敢有瞒。皇上是明君。可左柱国却只是左柱国。”

说了这一句,便点到即止的停住未有继续说下去。

聪明人无需多言。

荣安看了她一眼,果然没再问下去,眸光落在面前的奏折上,半晌,沉声缓缓,“那封密信内容如何,说来——”

最后两字“说来”,威势俨然隐隐。

这并无什么可隐瞒的。

明思一瞬未顿。旋即恭声回答,“良城美景奈何天,草色入帘碧色青,有缘千里来相会,一衣带水向山阴。”

“良城美景奈何天,草色入帘碧色青,有缘千里来相会。一衣带水向山阴……”荣安眉头微蹙沉吟,蓦地抬眸精光一闪,“是你写的?可有旁人知晓?”

明思摇首,这种时候她知晓不能闪躲,将脸抬起,一双清眸若水澄净静静,让荣安看个清楚。

“是明思所写。”明思镇定道,虽然知晓荣安已猜到。她还是细细解释,“秋老夫人同明思嫌隙不小。故而明思才用化名。事关重大,且明思自己也不能确信。故而用的藏头诗。四句诗的第一字合起来便是‘粮草有异’的化音。最后一句向山阴,山南水北为因。‘阴’字便为南,‘向阴’便是‘向南’之意。信是明思所撰写,那两封信。除了明思同秋老夫人再无一人见过。”

荣安听着,面上虽无表情,心中却着实吸了口气!

这个女子,这个女子……天下真有这般聪慧的女子么?

明思扑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惊色,顿了顿,垂眸继续轻声道,“明思自离京后便知此生应再无回京之日,于是便自西向东一路游历。但却发现所经之处粮价却各有不同,南高而北低。而且,即便是低价的北边都比往年粮价高了不止一筹。那年本是丰年,按理粮价该降才对。所以……”

明思轻轻顿住,没有再说下去。

荣安紧紧地定住她,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变化。

明思面上沉静从容,只那微微发红的面颊似乎带出一丝赧然。

“除了你同秋老夫人再无一人知晓?你如何这般笃定?”荣安沉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