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为了不让德军达到目的,他开始采取边打边撤的办法,收缩左翼的兵力,拉开和德军主力的距离,从而使自己的阵线更加牢固,并依靠后退拖延时间。

由于有俄军的纠缠,德军前进速度不快,而且斩获极少,俄军总是在德军占据优势后,迅速转移到后面新的阵地上。

就这样,战斗一直打到中午,俄军阵地已经被压缩的极小,这种以空间换时间的战术再也不能使用了。

令沙法耶夫万分气恼的是,他苦盼的援兵并没有及时到来。

北路的援军被立陶宛民兵所阻,南路的援军在碰到格雷茨派去的一个连的骑炮兵部队后,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立时停止前进。由于指挥官十分谨慎,结果在行军中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以至于到了傍晚才到达预定战场,可那时已经什么都晚了。

随着包围圈的收紧,德军的火炮开始发威,32门76毫米野战炮一字排开,地毯式的轰炸使俄军士气几近崩溃。

下午两点,随着冲锋号的吹响,德军开始发动最后的总攻。此时的俄军由于电报线早已被切断,因此自己的情报发不出去,外面的情报又收不到,这令沙法耶夫感到进退无据。

最后时刻,他在参谋长的建议下,选择向东面突围,他估计再有两个小时天就黑了,只要俄军分成小股部队天黑前能进入十公里外森林里,就算是逃出升天了。

第八十五章 奇袭大桥

8月6日晚间,东普鲁士腊方错堡的统帅部内灯火通明,为了庆祝第八军的旗开得胜,总参谋部举办了盛大的庆祝酒会。

宴会上,威廉兴身着盛装,高采烈的和将领们推杯换盏,不亦乐乎。

在刚刚结束的两场战斗中,第八军第一师的格雷茨所部在友军的配合下,围歼了俄军一个加强师,两天的战斗中,先后共击毙敌军7500人,俘虏6000余人,俘获和击毙敌军军官178人。沙法耶夫带领残部5000余人逃脱。德军伤亡总共不到2000人。

相比第一师的辉煌战绩,第二师则要逊色一些,该师在北部的扫荡进军中,先头部队在前出到距离涅曼河80公里的地方和俄军一个骑兵旅打了一场遭遇战。德军在被伏击的情况下,依靠数量众多的mg91式重机枪,击退了俄军的数次冲锋,俄军在付出了2000余人的伤亡后被迫撤退。目前,俄军集结了三个师的兵力和第二师主力对峙。

“陛下,格雷茨将军后天上午应该可以到达克鲁斯特皮尔斯。按照计划,他已经在早些时候派出一个波兰特工小组尾随一小股溃败的俄军,估计我们的特工会在大军抵达前夺取并尽可能破坏掉渡口,切断西德韦纳河以西俄军的退路。”宴会结束后,瓦德西指着地图,信誓旦旦的向威廉讲到。

“我的进军处在战前制订了十分细致的计划,第八军的两个师每天的行进里程,宿营地点,补给地点都做了十分周密的安排。依靠波兰人村庄的食物补给,我军可以轻装简行,而且不必为找不到后勤仓库而担忧。这也是我们行军速度极快但士兵战斗力依然强劲的主要原因。”

“嗯,总参谋部的工作一直以来都十分出色,我为拥有你这样的将军感到自豪。”威廉拍拍瓦德西的肩膀,笑眯眯的说道。

前线,第八军第一师师部。

“什么?你说二团跟错了目标?现在正行进在前往西德韦纳河中游的道加夫皮尔斯的路上,而非下游的克鲁斯特皮尔斯?”格雷茨在听到参谋长的陈述后腾的一下从座位上站起来,暴跳着说道。

“是的,将军。那一小股俄军士兵不知为什么阴差阳错的去了上游的道加夫皮尔斯而不是距离更近的克鲁斯特皮尔斯。按照传令兵的通报,二团的拉姆斯菲戈团长在傍晚时候已经判断出敌军撤退的方向和我们预计的有误,不过当时若掉头回来必然使计划失败,若攻击俄军则会造成难以估计的结果。所以,他和总参谋部特工小组的组长商议后,决定继续小心跟随,并力争夺取道加夫皮尔斯大桥。”

格雷茨一边听瓦格纳的描述,一边仔细看着地图。

“道加夫皮尔斯距离太远了,而且周围俄军一定很多,他们的计划多半是要失败的。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尽快破坏掉克鲁斯特皮尔斯的渡口,把北方的俄军这四个师全部吃掉。传令下去,全军凌晨三点半起床吃饭,四点准时出发。另外,把第二团前往道加夫皮尔斯大桥的情况汇报给统帅部,请求进一步的指示。”

“是的将军,副官一个立正,之后迅速跑了出去。”

第二团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