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4页)

联合舰队本队则以“大风”号、“凤翔”号两艘购自德国的改装铁甲舰和松岛等三艘装备320毫米口径重炮的三景舰负责攻击定远和镇远;扶桑、比睿、赤城和千代田四舰则负责牵制和攻击北洋右翼。

两小时后,经过一番激战,战场形势终于变得明朗,受益于刚刚从德国购买的半穿甲弹的强大威力,“浪速”号和“高千穗”号上的总计四门260毫米克虏伯重炮以为数不多的几颗命中弹便彻底击沉了致远和靖远。

克虏伯公司的这种新式半穿甲弹在保留一定穿甲威力的基础上,拥有很强的爆炸威力,而260毫米口径的半穿甲弹足以击穿致远和靖远5英寸普通钢板的穹甲保护,射入其核心舱。

其中,致远舰被浪速前主炮射出的炮弹击中锅炉仓,炮弹的爆炸引发了锅炉的爆炸,船底被炸破,军舰短短几分钟内便倾覆了;靖远舰则被高千穗号后主炮直接命中弹药库,由于弹药库中储备了大量的高爆弹,引爆之下舰体瞬间被炸断为两节,甲板上的交通艇飞起了十几米高。

杨武、超勇两舰本身就是无防护巡洋舰,在吉野和高砂两舰一通小口径高爆弹和中口径(150毫米)半穿甲弹的猛攻坚持了30分钟便沉没了。

只有“平远”号坚持了较长时间,一方面,其水线装甲带较为完整和厚实,可以阻挡150毫米半穿甲弹的攻击,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浪速和高千穗此时已经受伤,火力损失严重。管带李和见友舰相继沉没,而己舰也被大火覆盖的情况下,撇开日舰,驶往附近的大鹿岛浅水区,进行灭火作业。

虽然一游战果辉煌,但是冲在最前面的浪速和紧随其后的高千穗两舰均遭受重创,致远和靖远发射的十几发210毫米开花弹将两舰的甲板和水线打得千疮百孔。最致命的一次攻击来自“平远”号的260毫米重炮,该炮发出的一发开花弹直接命中了浪速的后主炮,炮弹爆炸又引发了甲板上堆放的大量发射药,而后又引发了副炮弹药和鱼类仓的连环爆炸。大爆炸将军舰的主甲板以上炸成一片废墟,水兵。一游司令官坪井航三当场被炸死,舰长东乡平八郎因在司令塔中,依靠司令塔的装甲保护才侥幸捡回一条性命,不过头部亦受重伤。全舰除在机舱、锅炉舱和弹药库工作的水兵外,其余三分之二的官兵或死或伤,军舰再无战力。

其他几处战场,虽然战斗亦激烈,但比起北洋左翼的战斗还是要逊色不少。一方面,定远和镇远大口径的主炮的威胁使日舰不敢过于靠近,另一方面,北洋右翼的经远和来远二舰火炮射速较慢,而新锐的宁远和抚远二舰的88毫米速射炮难以对3000米外的目标造成威胁,只能以舰首的一门105毫米速射炮攻击。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东沟海战(下)

坪井航三阵亡后,由于浪速遭受重创,已无力再战,东乡平八郎果断降下坪井的指挥旗,脱离编队。

紧跟在浪速之后的“高千穗”号水线损伤严重,也没有主动升起指挥旗,在这种情况下,“吉野”号升起分队旗舰旗冲到编队的最前列。

“高砂”号紧跟在吉野身后,高千穗落到了队尾,三条军舰在吉野的带领下以一字纵队从后侧向北洋右翼包抄而来。

“浪速”号则转舵回航,东乡打算把这条已经丧失了战斗力的巡洋舰安全的带回日本。

此时,紧跟一游身后的二游的四条炮舰正在配合本队围攻定远舰,不过定远和镇远巍巍两大艘铁甲舰在猛烈的炮火下屹立不动,其两舰共计8门305毫米重炮在三千多米的距离上,精准的轰击日舰。使日舰不敢过于上前。

定远和镇远前甲板上的150毫米炮已经被更换为新式的速射炮,配合主炮发射的大口径高爆弹在和日舰的缠斗中丝毫不落下风。

看着己方炮手糟糕的射术,尤其是桥立和严岛两舰被寄予厚望的320毫米重炮竟然半天都一发未中,伊东佑亨心中十分焦急。

这种情况下,二游的四艘炮舰决定提前发起冲锋,以沉没一艘或者两艘的代价对定远发动撞击和接舷战。

旗舰“葛城”号是1880年代日本佐世保海军工厂自造的三条炮舰之一,速度本来就只有不到15节,经过多年的使用,锅炉和轮机早已不堪,不过即使如此,二游的山口司令长官还是毅然决然的向定远冲来。

忽然,一发炮弹从山口的头顶上飞过,射入前舱,只听一声巨大的轰鸣,“葛城”号的露天甲板被炸出一个大洞,舱面建筑几乎全被炸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