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方恨得牙都直痒痒,都盼着对方出点什么错,免得与自己竞争。

而此次的事件原因非常简单,只是在某些人的推波助澜下,事情越闹越大,最后直接闹到了林夕这里。

前段时间,省里直接下文,要求各市县要进一步加快农村扶贫帮困工作,解决好农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县里经过研究决定,正好利用这次机会,帮助全县各乡镇的特困群众解决一下实际问题。

但县财政根本不可能拿出这笔钱,最后通过召开党委会讨论决定,由各乡镇统计出全乡镇生活最困难的贫困户上报县里,然后由县直各部门每个部门负责包保一户贫困户,负责帮他们找一个致富项目,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没想到冤家路窄,也不知当初安排这事儿的人是怎么搞的,也许只是天意吧,竟让县计生局负责包保山龙乡的一户贫困户。

本来这是县里的决定,董波开始也没有多想,就按照县里的要求,亲自带队开车准备到负责包保的贫困户家中进行实地探访。此时正值雨季,计生局负责包保的贫困家住得比较偏僻,虽然不在计划搬迁之列,但现在村村通还没有完成,路非常的不好走。董波按照县里提供的地址,一路驱车赶往负责包保的贫户。

走到半路时,发现路上的一座简易桥被山上的洪水冲垮了,同来的同志劝董波回去算了,到时把钱交到乡里,也算是完成任务了。可董波却想,现在正是考察的关键时期,负责包保的又是主要竞争对手卢丽的山龙乡。

将钱交到乡里,被卢丽发现自己没有按照县里的规定的:负责包保的单位一把手必须亲自到贫困户家中亲手将钱交到贫困户手中,这一要求,万一卢丽到县领导那儿告自己一状自己多犯不上啊。

所以董波就坚持要亲自到贫困户家中去看看,手下人见劝不了董波,只好下车打听,有没有其他的路。

'奉献'

………【第九十七章 再起风波(下)】………

没想到还真有一条小路,附近的村民告诉他们,有一条小路可以能到山里,只是小路平时只走一些牛车、拖拉机什么的,路不好走。

董波却不再乎,因为这次下乡,要到僻远的农村,董波特意没坐自己的小轿车,而是坐着单位唯一的一辆越野吉普来的,爬山正是强项。

问好了路后,董波一行人终于赶到了计生局负责包保的贫困户家中。这一路行来可是让董波憋了不少气,这路也实在是太差了,小道只有两米多宽,越野吉普勉强通过。

而且行进途中碰到了好几辆牛车,路上根本没有错车的地方,只好将车开到了旁边的玉米地里,为此董波还被村民要了不少的毁地费。这还不算,有的路连越野吉普都过不去,车上的人只好下车,有时还要帮忙推车,昨天刚花了三千多买的名牌,今天算是报废了。

可这还不算什么,到了地方,在村民的指引下,看到了计生局需要包保的贫困户时,差点没把董波的肺子气炸了。

五间大瓦房正坐落在那里,明亮的铝合金门窗,墙上还嵌着洁白的磁砖,近两米高的院墙内是上百平方米的大院子,院子里不仅有牛有马,还停着两辆机动车。董波当然不认识这是什么车,一问才知道,一个是四轮拖拉机,一个是大翻斗车。

这也是贫困户?董波气得说不出话,要是这也算是贫困户,那她董波也需要政府救济了。

这时屋子里的人,看见外面一辆车停在了自家门前,不知有什么事,忙出屋问道:“干什么的?找谁啊?”

董波到现在还气得说不出话,同来的计生局办公室主任回道:“这是李玉柱家吗?”

说话间,那人已经到了院门附近,一听是要找李玉柱,忙打开院门,“是啊,你们是谁啊?找我爹有什么事啊?”

此时董波已经冷静下来了,毕竟也已经在官场呆了好几年了,开始的确是被气坏了,可转念一想,这不正是将卢丽拉下马的好时机吗,所以也就不气了,只是要将情况问清,回去后可要好好告她一状。

当下董波走上前去,对那人说道:“你好,我们是县计生局的,县里规定由我们局负责包保贫困户李玉柱家,具体情况村里都和你们说了吧。”

那人听后,脸色一变,过了一会儿才道:“说了,说了,村长告诉我说县里要帮我爹解决生活困难,可把我们高兴坏了。来,快进屋。”说完把董波一伙人往屋里让。

董波也不客气,就跟着那人进了院子。走到房门,那人一开门,一看屋里的装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