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 (第1/4页)

真会被他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了了之。

李山和毕胜雄虽然也着急,可他们却还没有林夕着急。这个案子对李山和毕胜雄来说,只是一生中查处的众多案件中的一个,就算真的查不出来什么,他们也是无所谓。全正统还有数不清地案子在等着他们。

可林夕却不一样。虽然不论些次案件最后查处的结果如何,汪淼都不可能再天安呆下去了。如果罪名真的成立,那么汪淼就算是躲过了牢狱之灾,也不能在官场下呆下去了。但林夕的最终目的却不是区区一个汪淼,他是想借着查汪淼的机会,要顺藤摸瓜,抓出其他同谋,他当然不会甘心就这样让这个大好机会从自己手中溜走。

“李组长,难道就再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林夕问道。

“难啊,现在汪淼和鼎盛一定是在背后达成了什么交易,两方都死咬着不放,而我们又缺少直接有力的证据,要是这两伙人都是死不开口,那我们也没办法,这个案子又不能总这样拖下去。”李山摇摇头,不无遗憾的道。

林夕毕竟对查案办案这方面不是行家,也提不出什么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

三人沉默了一会,林夕却突然抬起头,道:“我们忘了一件事。”

李山和毕胜雄一听,忙道:“什么?”

林夕看着两人热切地目光,道:“那张纸条。”

关于纸条地事李山曾对林夕提起过,所以林夕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纸条,“从那条纸条来看,写纸条的人应该是个知道详情地人。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个,他一定会为我们提供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

毕胜雄却道:“林市长,从我们接到纸条起,就对纸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可最后却没发现任何线索,线是最普通的纸,字又是打上去的,在纸条上也没有留下任何纸纹,要想在全正统10几亿人中找到这个人不亚于大海捞针啊。”

林夕却摇头道:“毕组长,我想问题没你说得这么严重,依我看这个人应该就是天安市的人,而且很可能就是汪淼身边的人。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知道这些事情。”

李山想想道:“林市长说得也有几分道理,虽然不排除是原飞尔集团职工写的纸条,但这起码是我们最后的一条线索,如果再不能查出有力的证据,恐怕我们真的只能灰溜溜的回家了。”

'奉献'

………【第二百四十二章 重要人证(上)】………

第二百四十二章重要人证(上)

李山停顿了一会儿,又道:“林市长,要找到这个人,恐怕还得你帮忙啊,我们一共就来了这十几个人,就算是不吃不睡,要想从汪淼身边的人中排查出这个人的线索,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啊。如果这个人不肯配合,那我们更是无能为力了。”

林夕道:“这你放心,只要是我帮得上,你尽管放心,要人有人,要车有车,保证没问题。”

这次不是调查公司的经济问题,上回抽调的人用不上,这次需要的是懂办案的人。林夕不敢从市里抽人,现在的天安市已经成了一潭浑水,很难分清到底谁可靠,谁不可靠。

市里公安、政法部门是由甘云负责,而他又与狼帮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林夕只能从全市各县区公安、政法系统抽调了十余名为人正直、办案经验丰富的老干警,配合李山的调查组工作。甘云的手伸得再长,也不可能将下面各县区所有的公安干警都笼络住吧。

针对这条线索的调查一直是在暗中进行的,虽然汪淼一伙也有所查觉,但却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眼看着调查组在鼎盛集团上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线索,他们还暗自庆幸,好在当初事情做得隐蔽,不然这次没准就栽到这儿了。

通过汪淼在狱中的指挥,这些人蹦得更欢了。原本只是持观望态度的人,此时更是不敢轻举妄动。生怕现在站错了队,将来后悔不及。

李山等人经过仔细地调查,终于有了怀疑的对象,可还不敢确认。怀疑对象正是汪淼情人中的一人,名叫周媛。

根据调查发现,周媛,春城一水乡人。今年26岁。21岁大学毕业后回到春城,在一家公司当业务员。3年前与汪淼在春城的一家夜总会认识后。最终被汪淼纳入怀中,成了汪淼包*的金丝雀。

周媛家里条件并不好,当初周媛上学时,家里为了给她凑学费,欠了近万元的外债,虽然周媛上学期间,拼命的挣钱。可也只能将够她地学费和生活费而已。周媛的父亲为了还债,只能在一家石厂每天上山炸石、运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