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1/4页)

“这些年他在翰林院也不是白待的,不过这项举措倒是让朕很辛苦。得想出五套考题出来。”

“您随便翻两本书不就有了?也省得每次科举,您都在臣耳边念叨,公平,不能出事什么的。首辅也说国家抡才大典是一国根基,命脉。他们寒窗苦读十余年,忍受难以想象的寂寞,辛苦,杜绝一切诱惑,只为能够金榜题名。一旦科举的失去公正性,对勤恳读书的寒门学子来说太不公平。”

“嗯,这话首辅也对朕讲过,朕还以为你是左耳进右耳出呢。”

“臣见过那群寒门学子苦读的样子,同臣练武一样,风雨无阻,日日不断。”

顾天泽回答的一派坦然,一己推人,顾天泽佩服能耐得住寂寞,诱惑的读书人,不管他们将来官风如何,起码在备考上,他们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乾元帝目光深邃,勾起嘴角:“说罢,你还想同朕说什么?”

“最近生意最好的地方,您晓得是何处?”

“朕不知。”

“一是青楼,二位酒肆,各种文会铺天盖地,席间有妓子舞姬助兴,艳词频频传出,也有人四处散播考官的消息,贩卖考题……”顾天泽嘲讽的说道:“偏偏有愚蠢的人信了仕林声望,信了买来的消息,纵情声色,忘记了读书,舍本求末,蠢货!”

乾元帝看了一眼怀恩公公,“让东厂厂都过来。”

“遵旨。”

怀恩公公忙出门去叫刘公公。

刘公公也是倒霉的,好不容从耀武山庄逃出来,正养伤呢,偏偏出现了这样的事儿。

顾三少‘告状’东厂可真是不留情面呐。

在火海里,顾三少还救过他们呢。

怎么出来就变脸?

刘公公头上缠着纱布,跪在乾元帝面前,“奴婢见过陛下。”

乾元帝见刘公公还带着伤。按了按火气,“让蕃子去把所有参加过文会的举子姓名都记下。”

“遵旨。”

刘公公来之前已经有了准备,晓得此事是顾三少引起的,可他敢恨顾三少多事么?

没有顾三少和王七小姐。他早被天火烧成灰烬了,

虽然他贪婪,也眷恋权位,但更珍惜性命。

刘公公本身也是知晓感恩的人,顾三少总是‘劳动’东厂也好,省得皇上怀疑因为救命之恩刘公公所提督的东厂和顾三少互为犄角。

乾元帝道:“善于经营不是不好,然这样的人不配为官。”

“陛下英明。”

怀恩公公和刘公公纷纷赞叹。

顾天泽抿紧了嘴唇,王端瀚想要高中?做梦去罢。

任何伤害小七的人,都要扼杀在萌芽中。

秀才是王端瀚功名的极限,他必将这辈子在科举上蹉跎一生。

顾天泽根本不用和刘公公通气。东厂厂公怎么会不知道王端瀚是谁生的?

刘公公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有几个仇人?

他根本不用陷害王端瀚,只需要据实承奏给乾元帝就行。

刘公公是个聪明人,遵从陛下旨意彻查参加文会的举子。

王端瀚参加的文会多是次一等的,刘公公让人夸大了几句,比如某些秀才口出狂言。一口气中六首,比如某些秀才放浪形骸,同妓女戏耍等等。

在其中总不乏有王端瀚的名字。

至于顶级文会,刘公公是手下留情的,毕竟那群才子只是切磋而已,而且举办文会的人也不是刘公公可以轻易得罪的。

*****

某一日,乾元帝当着朝臣的面。说道:“既然天雷示警,朕不能不顾百姓民心,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可就有无冤案之事惩禀朕,次辅。此事朕交给你处置。”

“遵旨。”

次辅忍不住心花怒放,他正愁怎么把殷家的冤案闹大呢,皇上下的这道圣旨实在是太及时了。

为了给殷家冤案打掩护,次辅督促刑部,大理寺收了几桩小案子。小案子不会冲击殷家冤案的影响力度,但却可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次辅再一次感叹王芷璇的聪慧劲儿。

一介女子却把人心掌握得如此清楚,莫怪四皇子对其刮目相看。

次辅想掀翻首辅,少不了王芷璇帮忙,因此他对殷大舅更和蔼了。

刑部和大理寺不会不卖次辅的面子,然刘三本督掌的都察院他的影响力就没那么大了。

刘三本根本不理会他,也让手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