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不然就陪孙局去挖人家军队的墙角。文学。不算是一点事儿都不干……要是秦卿真什么都不做,恐怕孙局连工资都不付了!

唐一对这样的调侃丝毫不以为意“就是因为局里忙,我才跑的!”

年末是特事局书最多的时候。全年的件都要重新整理归档。他处理各种书都处理了一年。可不想大过年的还让自己被那些‘故纸堆’给埋没了!

吃完早饭,唐一就抱着甜甜坐在她的专用小椅子上面,开始弹电子琴。一首‘粉刷匠’翻来覆去地弹。唐一也不嫌烦,乐呵呵地吹着笛子给小姑娘伴奏,到让甜甜老老实实地在椅子上坐了一个小时之久。

这孩子对于琴棋书画的天分实在是有限的很,明明相貌与沈醉颇有类似,可却一点儿都没继承她父亲的天分,弹琴和弹棉huā似的。还坐不住,她听沈醉说各种枪械的优缺点。一遍就能记住,再过好几日重新问她,她依旧如数家珍,可是听沈醉讲指法,讲乐理,听一百遍,还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

秦卿其实也并不是非要甜甜学这些她不喜欢的东西,虽然她也是俗人一个,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思,但她自制力好歹有些,也不至于非要在孩子才三岁的时候就要求她学这个,学那个,不给游玩嬉戏的时间,没有美好的童年。

但是,甜甜这孩子的xìng子太毛躁,明明她和沈醉都是沉稳人,不说沈醉,就是她自己,小时候也没有像甜甜这么淘气过,都说三岁看到老,小时候毛躁一点儿,还没有大碍,甚至显得活泼,可是,要是将来长大了,她还是这样浮躁,那就是大麻烦,无论以后甜甜要做什么,首先要养成好的心xìng才行。

为了打磨女儿的xìng子,秦卿和沈醉一致决定,她玩闹可以,但每天要抽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好好地沉下心来,学学琴,练练字,不求她学的多么好,只要她乖乖学就行。

一开始秦卿打算让沈醉教她古琴,女孩子学古琴最好,至少看起来唯美,等到将来甜甜长大了,若是会弹古琴,哪怕外表像假小子,至少也能拥有女xìng柔美的一面。

只是孩子实在太小了,才三岁,那么一点儿的小手,哪里弹得了古琴,好在沈醉还会一点儿钢琴,干脆就给她买了个电子琴,没事儿就让她弹一弹,现在,小姑娘也算是学会了几首儿歌……

悠闲的时光流逝得极快,十五之后,这一年也就算是过去……

羽林医学院重新开课,秦卿忙了好几天。

现在,秦卿的羽林医学院可不是初建时那样,挂着医学院的牌子,实际上规模连一个培训班都没有,学生统共只有两位数,还没有名气,和一般的三本民办大学比,也差得远……

它已经是名校一座,和医大学堂那样的大学比,可能还缺少些底蕴,但是,一般的二本大学,与它相比,可再也占不了优势。

除了偏僻些,消息不灵通的地方的学生们,其他想要从医,准备报考医学院的学生,就算不把它当成第一考虑的目标,也大多抱有很大的期待——今年提前有入学意向的学生,都把招生办的电话给打爆了,沈莹在招生办安排了十六个接待员,还是应付不来,沈莹又陆陆续续地招了一百多人手,工作人员比学生多得多之后,才算缓解了压力。

这到不算奇怪,谁让现如今他们学校的学生们,在各大医院都变成了‘抢手货’……学校里名列前茅的几个学生更是名扬海内外,被盛赞为新一代医的代表人物,医复兴的希望,各大新闻媒体赞誉颇多,又有沈国手的招牌摆在那儿,想不声名鹊起也难!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们,自己努力上进,素质极高,这一点儿有目共睹!

去年下半年,国内几所著名医学院召开交流会,沈国手自然是接到邀请,往年很少出息这类活动的他,特意带着羽林医学院的学生们去见世面。

结果,谁也没想到,本没被当一回事儿的几个年轻医学生,硬是在一群前辈面前出尽了风头,几乎可以说,二十天的交流会,只有羽林医学院一家独领风sāo,别的学校,包括国内医最高学府,医大学堂在内,全部沦为陪衬!

汪晓那妮子最为长脸。

沈国手带来的这几位,都是秦卿重点培养的,在学校里都是佼佼者,因为他们去之前,秦卿和沈国手都叮嘱过,他们是去学习的,要求他们多看,多想,多学,少说话,汪晓最听老师的话,当然沉稳低调,只是倾听,很少开口。

可肚子里有东西的人,和那些肚子里面没有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