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一章 (第1/2页)

就这样,在种种问题的掣肘之下,再加上王朝如今势大,“暴君”皇帝亲命,这场政治以及军事上的阴谋博弈,最终还是以“暴君”为首的王朝派获得了胜利。

贵族派在这场看不见的战争中真可谓是输的落花流水,败的体无完肤。

这不是打比喻,这就是事实,根据实际描绘出来的事实。

城卫军体系成功的瓦解了,或者说拖垮了那帮贵族领主们,巨额的军费开销给那些个贵族领主们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负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那帮贵族领主们,或不得已解散了私卫军,或直接向帝国借贷,又或自行开源节流,然后莫名其妙遭遇失败(王朝暗中推波助澜),最后不得已还是要向帝国借贷。

总之,就是这样,选什么的都有,且无论是选什么的,最终下场都不是很好。

首先,就是那些选择向帝国方面进行借贷的,无疑,他们是最快的,也是最直接的那一批,毫不犹豫的一脚就踏进了帝国方面编制的圈套之中,再想拔出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

这一批,他们的最终结局,最好的,也只是沦为一个空头贵族,有名无实。

这一点毋庸置疑,也同样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别人帮不了他们,也没人会去帮他们。

自己脑子蠢,想不明白,自寻死路什么的,可不会引来任何人的同情,反而还会招致不少的嘲笑。

然后,除了他们这一批最直接的做出了毁灭性选择的贵族领主团以外,事实上,还有许多选了另外几条路的贵族领主们。

而这些个领主们的结局,自然也是同样的,不是很好,甚至更差,哪怕是那些个选择了开源节流的也是如此。

王朝势大,“暴君”乾刚独断,自然是不会允许这些贵族们有所发展。

所以,那些个凡是选择了开源节流,努力发展领地财富的贵族领主们,最后无一不是赔的血本无归,然后不得不去向帝国借贷,以做周转。

之后就是越陷越深,难以自拔,结局也是跟那些个直接借贷的贵族领主们一样,甚至于比起他们衰落的还要迅速。

唯一还算是保留了一些元气的,也就只剩下那些个选择了解散私卫军,并且安分守己,谨言慎行的贵族领主们了。

他们无一不是属于那种政治嗅觉敏锐,且思维活络的聪明人。

在他们眼里看来,五个方案看似是只有四号算是出路,但实际上,却是这个最像出路的出路才是唯一真正无法翻身的死路。

其它四个也许可能还有那么些转机,但唯独四号却是,一旦踏入,便永无翻身之日了。

最终,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们还是选择了一号方案,也是当下最佳的方案。

就算是在以前,王朝还处于发展阶段时,那些个历代皇帝想动他们这些贵族也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这一点他们很清楚。

所以,当“暴君”做出这一连串的政治举动以及下达一系列政令以后,他们便全都明白了。

“暴君”这是趁着如今王朝鼎盛,贵族衰微的时期,终于要对他们这些贵族开始动手了。

而他们这些贵族目前则处于实力的低谷期,所以,真要是打起来的话,最终的结果连猜都不用猜,肯定是贵族派输。

因此,作为贵族派的他们如果不想就这样轻易的灭亡的话,那就只能暂时的忍辱负重,屈服于王朝,并按照王朝的意思,卸下手中的权力,或者说兵权。

也就是他们那数量堪比私兵的私卫军,这是最佳选择。

反正,现在就算他们集中他们所有的私卫军,也一定是打不过王朝安排在地方上的那些边境备军,这一点想都不用想,肯定的。

而且,从实际角度上来说,私卫军本身无法,也不能进行正儿八经的军事训练,所以战斗力自然也是无法比拟正规军队,也就数量上还算有点儿优势。

可同样的,劣势也是在这个数量上,现在是太平盛世,王朝正处于如日中天的时期,在这个时候,要数量如此庞大的私卫军又有何用呢?

又不是要造反,造反用这个显然也不行啊!

所以,从实际意义上来说,私卫军不知什么时候起,就已经是成了贵族领主们手中的一个额外的,沉重的经济负担。

并且,还是个有着巨大风险的经济负担。

因为,私卫军虽然都是“乌合之众”,战斗力比起皇帝安排在帝国境内,那些用于警惕他们这帮贵族领主的边境备军差了不止一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