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部分 (第1/4页)

杨度闻听一惊暗忖:莫非袁世凯看出什么?不露声色观察袁世凯似乎很诚恳。杨度恍然大悟,显然他在巴结自己,毕竟自己是总统亲自推荐的,也许在他心目中认为自己是总统的人。这样也好。“大人,属下年轻,日后若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多训导。不过请大人放心,属下定肝脑涂地伴随大人左右。”袁世凯捋着胡须满意的点点头。

杨度接道:“袁大人,兰芳总统段举与总理唐璇,虽然在文件里看不出他们之间有明显的矛盾,可是根据二人在公开场合的谈话,可以看出二人不是很融洽,至于二人什么地方不和睦,只有身临其境方能得出结论。”“杨兄,我想听听你的建议?”杨度斟酌了一下道:“大人, 第 602 章 散地,海上的旅客运输已经超过上海,大有追赶广州之势。

漫步在华灯初放的街道上,袁世凯有感而发道:“杨兄,十几天前我是天津的匆匆过客,今天我们要好好的浏览一番。瞧繁华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想到十余年间,天津已经是不夜城,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了青春。”“大人,要说神舟大地的变迁,天津城仅仅是缩影,瞧街上人的精神面貌和他们的着装打扮,简直是旧貌变新颜。中华大地日新月异,而且是在战争的状态下产生的巨大变迁。”

“杨兄,我知道你指什么,总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不仅缔造了强大的帝国,而且在连续征战的情况下,使百姓走上了富足的道路。此举恒古不曾有过,任何人都无法做到这一点。我潜心研究了总统当年是如何卧薪尝胆,如何获取大量钱财。10年准备请问谁能有这般耐心?我发现总统每走一步都经过精心算计。当他羽翼丰满后,选择抗击法国侵略者,趁机拉起军队。”

“当满清朝廷意识到危险的时候,总统已经战据半壁河山。当洋人大规模辅助满清朝廷时,总统并没有大举向北方进攻,而是开始强筋健骨,可以说历届造反枭雄都做不到。其实总统料到了洋人会联合起来力挺满清政府,说白了总统占据江南后,已经不把满清朝廷放在眼里。为了瓦解洋人联盟,首先图谋缅甸并摆出向印度进攻的架势,继而牵扯了英军重兵。”

袁世凯思维清晰接道:“总统在安南让法国人吃点甜头,然后固守镇南关,造成法军在安南不得不布防重兵 。总统??????。”袁世凯滔滔不绝,对于总统的研究所下的功夫的确精辟,没有人怀疑。“大人,如果按照总统的举措,我相信大人一定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实际上杨度想说你若能学到总统的皮毛,恐怕也能显赫一时,可是这话是不能说的。

此刻袁世凯或许被自己所感动有些得意忘形,即将在兰芳的土地上大展宏图,这是何等酣畅淋漓的事情。袁世凯高昂着头颅,身子轻飘飘似乎要腾云驾雾,这个夜晚袁世凯又失眠了。两天的时间很快过去,冯国璋带领袁世凯的家眷,曹锟、徐世昌包括自己的家眷到达塘沽,与袁世凯、杨度汇合,直接在塘沽港登上客轮。一声汽笛,客轮离开码头开始乘风破浪。

甲板上众人本来挺高兴的,结果让袁世凯两个高丽老婆给破坏了。她们根本不知道去南洋,这功夫听说去南洋远离家乡,两个老婆开始哭哭啼啼,袁世凯骤起眉头,吩咐冯国璋把老婆带进船舱。“大人,眼泪是好兆头!”杨度调侃。“怎么讲?”“喜极而泣!”

ps:

难忘九一八,勿忘国耻!

正文 152章俄国巨变

7月下旬,德军装甲部队进入保加利亚,迅猛攻占了保加利亚油田。保加利亚人虽然在抵抗,可是已成强弩之末。德军另一支装甲部队,在巴尔干半岛西侧南下,目前以推进到黑山。由于巴尔干半岛西侧绝大部分是山区,而当地的百姓桀骜不驯抵抗顽强,因此造成德军装甲部队进展缓慢。但是强大的德国装甲师团,兵临雅典只是时间问题。

德军中央进攻师团,已经推进到亚平宁半岛中部,攻占意大利全境也是时间问题。唇亡齿寒,沙皇俄国有心出兵但无力抵挡德军的进攻。东线中华帝国大军虎视眈眈,俄军在东线陈兵近400万军队,而西线兵力十分空虚。虽然从东线调回了20个师近30万人,但是要防备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半岛,依然捉襟见肘。目前克里米亚半岛是俄国的石油基地,战略价值尤为重要,因此俄军从东线调回来的部队,基本上进入克里米亚半岛。

担任西线防守任务的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